【護老系列】護老者「疫」境應對雜記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護老系列】護老者「疫」境應對雜記

28.02.2020
李晴芳
tan2002221wars%ef%bc%bf0239

在這段令人惶惶不安的日子裡,香港人好像打仗般高度戒備地活著,不是留意街上的藥房、商店有沒有人在排隊,每天去看返了甚麼貨,就是滑手機網購、在擠塞的網頁瘋狂按「重新載入」、「2盒thanks」,各種資訊如潮水湧來:觸目驚心的、苦中作樂的、似是而非的……也不知是眼睛吸收太多藍光還是繃緊的精神無法放鬆,睡眠也容易變得短淺,心神總是煩擾不定。

對護老者來說,這段日子也許更不容易過。

tan2002221wars%ef%bc%bf0239

護老者的疫中危機

年長的護老者通常是我們第一時間關心的。打電話慰問長者夫婦時,婆婆說:「我們沒有口罩,過年至今,已經十多日沒有出街了。」類似的情況並不罕見。部份這類缺乏支援的兩老家庭,如果登記了區內的長者支援服務,或可以配對到由善長捐贈的口罩或物資。但其他的,可能就要用各種方法節省,甚至重用口罩,或靠街坊鄰里中的善心人士幫一把了。

至於較年輕、作為成年子女的護老者,情況也不大理想,有些更陷入危機。

不少護老者無奈說,要帶長者覆診,不得不出入醫院高危地方;口罩不夠,但自己要上班,無法四處撲口罩。有護老者說:「好驚媽媽病,即使不是新型肺炎而是其他病,總之要去看醫生,都夠死啦!醫院咁高危。」有些在家長者每天需打糖尿針,但護老者買不到酒精濕紙巾消毒,要四出撲貨。

有患上認知障礙症的婆婆自從不能回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後,天天在家睡覺,弄致日夜顛倒,半夜出外,若不是看更機警叫住,幾乎走失。帶她覆診又不肯戴口罩;不然就整天在家中東翻西弄「搞搞震」,護老者天天困獸鬥智鬥力,差點沒抓狂。

有護老者因外傭放假回鄉半個月,本已預訂了院舍的暫託宿位,卻臨時收到院舍通知,因受疫情影響,院舍除了不許家屬探訪外,亦需要長者在單人房隔離14天。非常時期,可以諒解,但長者患有認知障礙症,缺乏安全感,平時十分黏人,護老者擔心長者未能適應「坐監」生活,只能急忙再找其他私院。但有些院舍以擔心長者患有認知障礙症未能配合隔離為理由拒收,也有的坦言若長者未能配合防疫措施,或需用約束物品縛起長者。家人在最後關頭還在掙扎兩難,甚為頭痛。

有位護老者連日致電中心詢問有沒有口罩售賣,雖然我們已多次回覆未知供應商何時返貨,還是多問候她一句:「家裡口罩還剩多少?妳和長者身體無恙嗎?」她氣急敗壞地說:「家中只餘半盒超薄的假口罩!媽媽現在腳很腫,我還在猶豫是否送她入院。萬一要住院,又不能探望,相信醫院物資緊張也不會有口罩給她,豈不是要預先帶多些口罩給她傍身?我天天要貼身服侍她,怎樣和人搶口罩?彌敦道藥房口罩賣到400元一盒,怎買得下手?政府幫過護老者甚麼?我不要求甚麼特別待遇,只求用合理價錢買到防疫物資。年輕時我勤力工作,有時做足16小時連廁所也沒時間上,現在多了少少存款便甚麼福利也申請不到,老人家尿片、棉花、即棄手套甚麼都是錢,現在連即棄手套我都買不到,替她換尿片、洗傷口時又一定要用,唉!」

另外一位護老者打電話來指明找社工,說:「請你們建議政府每月給每位長者額外口罩津貼。」一問之下,原來她辭工照顧中風的媽媽9年了。她苦笑說:「政府起碼都應該俾返啲MPF(強積金供款)我吧!」

上星期我打電話問候一位稔熟的護老者,她告訴我最近找到了一份新工,是晚上做清潔的。我大驚:「妳在家照顧卧床的丈夫,幾天要跨區去探望患病的媽媽一次,現在還要返通宵更?」她淒楚地說:「姑娘,我沒有錢了,上個月丈夫入了一個月醫院,綜緩扣了一千塊,我跟社工周旋了很久,還是沒辦法,他們是要按本子辦事的。現在這個時勢,能找到工作算好了。」

困境中的一點暖

年初五,上班的第一天,一位護老者會員上中心取早前訂購的成人尿片,我不禁說了一句:「這種非常時期也要外出為長者買物品,真辛苦妳了。」「不是呀,」她疲憊的眼中流露感激的眼神,如釋重負地說:「多謝你們有開門。這些真是必須品來的。」我看著她離去的背影,有點心酸,又有點欣慰。心酸的是許多護老者的心願何其卑微,欣慰的是她在困境中仍然保留一份正面的眼光和常存感恩的心境。

縱然在「疫」境中,大家都過得不容易,但致電慰問護老者時,很多時對方在傾訴近況後,都會反過來關心中心職員口罩夠不夠,其他護老者情況是否安好等,令人心頭一暖。在困頓中,越發感受到善意的力量,讓我們相濡以沫、心存盼望。

本文作者為救世軍護老者服務註冊社工。如有護老方面的疑問或經驗分享,歡迎電郵至 cp@ssd.salvation.org.hk

李晴芳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