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着你腦中的情緒控制台的是哪一個情緒?
香港雕塑家方詠琳有着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擅長創作的她將隨性放到雕塑中,將藝術創作視為「玩」,設計出一系列虛構植物——可探測沼氣的「筴探子」、吹奏便能知天氣的「航程球」、具療傷功效的「萬織柳」、可減輕動物痛楚的「尾樂」……每一株植物都有名有姓、有故事和功效,看似言之成理,令人不禁相信是否真有其物?而作品背後,她腦中的「阿樂」亦和她一起經歷這一段創作歷程。
探索共生 創作一株讓動物安詳離世的植物
「全部作品我都沒有畫草圖的。」方詠琳(Elizabeth)每件作品都是先製作形態、加上點綴,之後才創作故事,她笑言只要自己坐下來,腦海便會不斷冒出新想法。她的創作靈感源於對世界的好奇,她自小便愛看哈利波特、UFO、尼斯湖水怪等相關書籍,加上對生物有興趣,令她萌生以人類和大自然「共生」為主題的陶瓷雕塑系列。
「有時候看《國家地理頻道》,都會思考如何將不同動植物的特性代入作品之中」。選擇植物,而非生物,則與壽命有關,「植物生存時間(相比動物)較長,因此可以成為見證環境變化的重要角色」。
但她的「植物」亦與其他生物,以及人類息息相關,例如她自己最喜歡的作品是「航程球」,外形像一個海螺,常見於歷史悠久的舊船船底。當船家摘下它,並對着它吹氣,便能透過聲音得知之後的天氣。她指「航程球」反映出雖然大自然有時候會對人類作出反噬,但同時亦可造福人類,在壞中亦帶一點好。而最吸引記者的則是有着黃色尾巴的「尾樂」,方詠琳解釋:「尾樂對於流浪動物而言,是牠們最後的幸運。這些流浪動物沒有主人、沒有家,生死無常。當流浪動物帶有傷患或瀕臨死亡的狀態時,食用尾樂的果實可以減輕牠們的痛苦,甚至可以在安樂的狀態下離世、獲得解脫」。
看似奇特的想法,背後其實有着深刻原因,原來方詠琳的姐姐於獸醫診所工作,不時跟她說動物離世的事情,使她想到可以虛構一種讓動物安詳離世的植物。「我希望透過作品探討大自然和人類的共生關係,並站在大自然的角度觀看這個世界。」同時她希望透過創作,拉近故事與人之間的關係。
作品以外 擁抱樂觀隨性的自己
看似微小輕巧的陶製品,細看卻能見巧思細節,背後蘊含着一道道繁複工序。例如製作「筴探子」時,先要髹上三種顏色的泥漿、乾透後刮出小穴、用砂紙磨至平滑,並加添細節。經過兩次燒製工序,最後髹上透明油,才終於完成作品。而作品「牙花」則運用鑄銅工藝,作品中的根、莖和萼使用鑄銅技術,花瓣則是陶瓷雕塑。
問她創作時的困難,她笑說:「在收到問題時,我想了很久,發覺我真的沒有遇到甚麼大困難,畢竟沒有困難是解決不了的。」她樂觀的性格源於家人的支持,媽媽是她最忠實的粉絲,出席她每一個展覽,「我認為自己很幸運,家人都十分支持我。」
生於一九九八年的方詠琳,三年前在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陶瓷學士畢業,至於選擇在陶瓷的原因,她坦言是很隨意的決定:「選科時覺得每一個人都擅長畫畫,所以想作出一些新嘗試,便選擇了陶瓷」。回想在藝術學院的時光,她笑說自己十分「包拗頸」,總是不願意聽從指示。例如老師要求做杯,她卻偏在杯柄加上動物形態;老師叫她做雕塑,她反而跑去拉坯。
因為她視創作是抒發情緒的方法,「大部分人都會說抒發情緒是負面的,但我卻不一樣,我將我貪玩和標新立異的性格放在雕塑上。」但亦因此,她每一件作品都有獨有的靈魂。
她的獨特魅力亦吸引到Touch Ceramics總監Enders Wong的注意,在今年五月為她和另外三個藝術家舉辦聯展《幻樂園II》。Enders回想當初看到方詠琳的作品時感到十分雀躍,對每一個作品心生好奇,並逐一在網上尋找相關資料,卻發現所有植物都是虛構的。但箇中的獨特和細緻令Enders改變了對本地藝術家的看法,「我曾經覺得香港藝術家好難在技巧上,與其他地方的藝術家比較,但看見她的作品後我要收回這番說話」。
【香港手造系列】常說人生中最寶貴的東西是時間,我們只會在熱愛的事情上豪擲光陰。本刊「香港手造系列」將持續訪問堅持手造的匠人,記錄他們如何熱愛、為何創造,並從中發現手作之物的獨有溫度。隨着報道累積,將宛如一疊疊情書,記載城市裏人們的追求與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