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行動者——反修例運動群像》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編者為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峯。李立峯在導言中,言簡意賅地指出反修例運動在香港歷史的關鍵性:「港區國安法的成立、新移民潮的出現、激烈行動的『常態化』,以及其他政治及抗爭文化的轉變等,都直接或間接屬於反修例運動觸發出來的連鎖效應。」而這本書則從訪問和學術分析角度,嘗試探討這場在香港歷史上無法抹去的社會運動。
此書以運動的參與者經歷為主,研討參與者如何推動是次運動,並爬梳過去本地的民主運動發展軌跡。李立峯在書中指出,社會運動由參與者組成,而反修例運動的參與人數眾多且方向多元,呈現不同類別身份的參與者如何塑造運動、面對各式狀況,可探討社會運動所反映的現象和問題。其中一個重要現象是「無大台」,即沒有中心領導者的社會運動,李立峯借引由社會學家Manuel Castells提出的網絡社會運動概念,也提及政治傳播學者Lance Bennett 和Alexandra Segerberg提出的連結型行動邏輯的說法,這種以去中心化和自發性強為特質,不是由傳統正規社運組織主導,而是由網絡組成連結及集體行動,利用不同平台及社交媒體傳播資訊和動員,自我組織等,在近代世界多地也出現這個情況。
在反修例運動中,除了一般巿民或公民身份,也出現了特定職業或社會角色,如義務律師、社工、急救員、牧師等,另外,這場社運衍生出多元化的參與方式和面向,被稱為「戰線」。因此,新書的章節由八類參與者構成,分別是社運組織、「前線」抗爭者、社區網絡和組織、專業人士、「守護者」如義載團隊及「家長」、中學生、「國際線」參與者,以及新聞工作者。每章聚焦在一類參與者,由記者與學者合寫,共同進行深度採訪,由前者撰寫三篇人物專訪,後者則寫學術分析文章,讓讀者先認知行動者的故事,再理解學術角度的分析。
編者在書中解釋此作難以全面回應所有社會和政治影響,而且分析社會動員的一方不代表一種立場上的選擇。不過,書裏的訪問和分析都有不少獨到重要的討論。如在專業人士的章節裏,學者馬嶽提到專業組織一般來說都強調科學精神、程序理性,專業守則等等,因此往往與社運和政治運動保持距離,而他也梳理專業人士在歷年香港的民主運動的角色和特殊地位,再審視其政治參與、影響力和限制。
至於另一章關於新聞工作者,同樣不自視為運動參與者,也恪守專業理念,但在公共輿論中,記者的形象和角色不斷轉換,甚至成為新聞主角。這章訪問三個不同類型媒體的記者:主流傳統報章記者、網媒總編,以及學生記者,呈現不同新聞報導、媒介形式的狀態。新聞學者閭丘露薇在學術分析文章中指出,從記者的個人因素,如對民主價值、法律的看法,可預期出其對運動訴求的認同度,但書中受訪記者也強調傳媒新聞專業操守,確保和示威者的界線。書中提到一點,是新聞客觀性在本地的政治環境下,「成為媒體抵抗政治壓力和爭議性的武器」、「一種自保方式」,不過也引來不少巿民讀者對媒體自我審查的爭議。這些從社會運動現象及深入訪問中,梳理並分析的狀態和問題,在研究香港社會環境和歷史上,除了是精闢的見解,也是重要的群像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