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塗鴉,就隨意畫一座房子吧,我們多數會畫一座鄉間小茅屋:四方形,「人」字屋頂,有一個煙囪,屋頂下連着四幅牆。面向我們的一幅牆上,有兩個窗和一扇門。很少房子是圓形的,也很少房子是三角形,或者六角形、五角形。事實上,因為四方形的房子比較容易建造。正方形的房子也是很少的,大多數的房子都是長方形。也就是房子有兩幅牆長些,另外兩幅短些,兩兩相對。
長方形的房子因為有四幅或長或短的牆,這就有了分別。從門口進入的一邊往往成了正面,它對面的那幅也許有一道後門,成為背面。至於其他兩幅,則是側面。所有的牆都是直立在地面上的,所以,一座房子就有了四個立面,東南西北各一。
面,就是臉。房子有臉,其實和人一樣。我們的臉其實也是四方形的,可以分為前面,背面和側面,所不同的是,人的側面是很窄很窄的。人有一張臉,上有眼睛和嘴巴,這可不就和房子一般麼,房子有窗子和門,功能也完全相同,主管觀看和進入。
四方形有四個立面,因為位置不同,長短不同,功用不同,裝飾更加不同,就有了不同的名稱,在我們中國,四幅牆就是正面,背面,側面,但在西方,出現一個特別的字,叫做Façade,來自法文,讀發紗,意思是正立面、主立面,或者外立面,指的是房子最主要的立面,彷彿是人的臉孔,人們都以正立面的模樣和裝飾來識別建築。事實上,正立面也是一座建築物裝飾得最漂亮的一幅牆。例如巴黎聖母院、米蘭大教堂這些上帝的房子,正立面上有玫瑰花窗,許多天使雕刻等等,那幅牆既是建築物的主要入口,又是最美麗的立面,所以成為各立面中最主要也最重要的一面,被選為正立面。
有趣的是,西方這些美麗的正立面,往往只是建築物中較窄的一面牆,也就是說,在長方形的四幅牆中,正立面的那幅卻是位於短窄的一邊。想想澳門大三巴好了,大三巴本是一座教堂,被火焚毀後剩下一幅牆,像一座牌坊。我們可以在牌坊內側看到教堂原來留在地上的遺迹,知道大三巴只是教堂的正立面,是四方形中窄的一端,教堂原來很深,兩幅側牆都很長。
西方建築有正立面,正立面大多設在四方形的窄端,是什麼原因呢?我們如果去旅行,可以見到荷蘭運河上的房子,或者威尼斯面河的房子,一座座都有美麗的正立面,立面並不闊,為什麼正立面不設在闊牆的一邊呢?原來,運河上的房子,是有寬闊的牆的,因為土地的限制,面河的一邊只能安放窄牆,不得不把闊牆設在另一個方向。但河是人來人往的地方,一座房子,例如教堂,或者商店,必須吸引過客,唯一的方法只有把漂亮的正立面移到窄牆上。正立面,面具而已,要面對廣闊的空間、最多的羣眾。
西方建築的正立面總是開在人多密集、商業繁忙的地點,我們也總是在布拉格、布魯塞爾等廣場,見到四周環佈美麗的正立面房子,是的,都位於整座房子的窄牆一邊。如果我們走到那些房子的側面去看,就會為之驚豔,另一邊的牆體原來很長很長。
我們可能不知道,中國的大屋頂建築是沒有正立面的。以紫禁城的宮殿來說,只有正面,背面和兩個側面,沒有正立面。故宮的宮殿,只有寬闊開朗的正面,不必另設名目。西方建築的正立面,其實是一幅窄牆,這種牆,我國建築書上有個名稱,叫做山牆。山牆並不很重要,只着眼它的防火功能,並不依賴它來吸引過客。在寬闊的牆面上,我們注意的是闊度,重視面闊,愈闊就愈有面子。兩條柱闊的空隙是為一間,十條柱就形成面闊九間,這是帝王的居所。想來大屋頂的房子先天擁有大面積的視野,何需營造正立面呢。
我們靈長目,包括長臂猿、大猩猩、懶猴等等,和紫禁城大屋頂的建築一般,視野遼闊,也沒有正立面,只有正面背面側面,反而花貓,花豹,老虎等四腳動物有點像正立面,連接着的是長長的身體,然後是後足和尾巴。我做猿猴布偶時就有此體會。看看大塊頭的犀牛、河馬、大象,牠們的正立面豈不既獨特又漂亮?我看中環兩座結鄰的銀行建築物,中銀有正立面,而匯豐則沒有。
近讀趙辰《立面的誤會》,一本很好的談建築的書,寫下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