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評論的進路從來也繁花千樣,像《鄧寇克大行動》(Dunkirk),大家執拗路蘭是否「大師」,這顯然是依循「作者論」的方式來看待電影。過去亦曾出現不少惹起爭論的電影作品,在各執一詞的角力中,能折射出多種觀看電影的方式,以至文本裡的豐富層次。以下的作品,你看過多少部?
1.《下女誘罪》(2016)
由南韓導演朴贊郁執導的《下女誘罪》,改篇自Sarah Waters的經典小說《Fingersmith》。電影敘事角度數度移換,也從中帶出「局中局」的結構,最終小姐與下女兩位女性逃出枷鎖。從朗天在《明報》上的影評而起,批評導演的偽善,亦直指看似女性解放的文本,實質上父權中心仍根植其中。譚以諾及後於《映畫手民》上撰寫回應,嘗試打破對片中審視慾望的方式。二人數度來回,針對電影所呈現的女性情慾姿態。及後楊焯灃與黎子元亦加入書寫此作。
2.《十年》(2016)
因著社會氣氛的變異,由一群新導演拍攝的《十年》上映後逐漸廣為人知。大眾即使不喜如《冬蟬》的「曲高和寡」,但仍關注電影所呈現的十年後的香港。不過亦有不少文章出現批評電影。如陳景輝在《明報》撰文,批評電影中所展示的政治願景欠缺想像力。及後《十年》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電影」,亦有不少人批評政治騎劫電影美學。
3.《生命樹》(2011)
泰倫斯·馬力克(Terence Malick)的《生命樹》曾引起部分影迷批評,認為電影不知所云。影評人四維出世便在《明報》護航,連番書寫何謂「好」的電影。他重視欣賞電影的品味,亦強調電影的好壞層級之別。顯然這場「論戰」引觀看電影的知識與門檻而起。但這些是否判斷電影好壞的必要條件,則見人見智。
4.《打擂台》(2010)
郭子健的《打擂台》注滿本土意識,其中對白:「唔打就唔會輸,要打就一定要嬴。」 亦對其時香港人而言充滿言外之意。最後電影奪得金像獎「最佳電影」,獲得部分文化人喝彩,惹來四維出世依舊對好壞電影抱持固有的標準執念,在《明報》疾書批評,文化評論人鄧小樺亦撰文回應。二人最終數度來回。後來四維出世更在網站「尋找在世間的影像」中作一次文本細讀,逐鏡分析,嘗試他對此作是壞作品的判斷。
5.《東邪西毒》(1994)
王家衛的《東邪西毒》如今被影迷奉為經典,但當年公映也引起爭論。石琪曾撰文形容觀看的觀眾乃「盲動的羊群心態」,亦批評電影中的搖晃鏡頭等風格。及後舒琪等影評人遂撰文駁斥,後成為本地影壇經典的一場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