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芋泥月餅依然是最多客人向潮菜主廚許美德預訂的應節糕餅;而打從八月開始,他的廚房亦如戰場般,團隊都密鑼緊鼓做月餅,但他預料最多只做到二千盒,一如往年。
「這是店家刻意要『飢餓行銷』嗎?」這原本是我心中的疑問;但當走進廚房、親眼看見整個製作工藝,才知道是囿於工序、人力而無法量產。
「我們都堅持由零做起—從刨芋頭開始!」祖籍揭陽的許師傅笑瞇瞇回答說。回憶遇過的每位潮州主廚,我總能從他們身上隱約感受到「對美食的執念」;而他相信,惟有把關每個工序,客人才能看到糕餅背後的價值,讓「潮汕月餅文化」流傳得更遠。
吃月餅的風俗南北皆有,潮汕文化何以能自成體系?許師傅解釋,芋泥月餅是一種「朥餅」,即是潮州人的茶點小吃,都可以在餅店買到,「裏面的人總會讓客人先坐下,喝點茶,再慢慢選。」除了芋泥,還有綠豆、烏豆、伍仁等口味,「每逢中秋,它們就成了我們的月餅,特別是芋泥味。」他年幼時住祖厝(編按:潮汕稱屋為「厝」,多為院落式府第建築,按規模命名,大型稱「駟馬拖車」、「三壁連」等,小型稱「四合金」、「三廳亙」。潮州人敬祖重親,厝內住的都是自己人。)親朋鄰里都是在家中做餅再送禮,「潮州人好客、愛分享,同時也愛面子,讓鄰里間常暗中較勁,像是會記住『陳媽的餅好油膩』、『林媽的豬雜洗得不乾脆』,日後成為不斷求進的動力,以致族羣個性。」他一語道破要害。
標準大小:二江盅
做傳統潮州芋泥月餅,國內人現時多用廣州北部從化芋頭,如今許師傅卻選泰國沙地芋頭,為的無非物盡其用,「廣東芋頭都是中秋後、清明前最當造,中秋前則屬『水芋』,勉強使用,就得切掉頭尾,所剩無幾。」看他削皮、切件、蒸透、絞碎後,就把芋泥放在熱鑊,用小火不停翻炒約半小時;完成後轉身至點心案枱,用「大包酥」手法擀水油皮,逐一包進芋泥餡和鹹蛋黃,最後下鍋油炸,待回油四、五天,才入盒轉交客人。他的手腳毫不懶散,就像每年必不用預製內餡、做到俗稱「二江盅」茶杯的「標準大小」,以及一定要有鹹蛋黃,「這才是潮州芋泥月餅的靈魂!」
月餅 原是拜祭的一部分
認真以待,想來還有對神靈的虔敬。「小時候吃月餅前,一定要跟家人、鄰居聚到大院明堂,一起拜過月亮、向長老說吉利說話,才分到大件、好吃的月餅。」許師傅滔滔說着往事:從前祭枱上有發糕、菱角、芋頭仔……拜祭後獲派帶回家,爸爸便燒起功夫茶爐,大夥兒就圍着坐喝茶、吃月餅。
這個情境,不知現時有幾多潮州人感到很強的共鳴?認識祖籍汕頭的年輕中廚張東正,每年都會跟媽媽張羅祭品,如包油粿、煮甜湯,準備中秋拜月亮,「老爺保賀」(即天神保佑)等禱語更是念念有詞—雖然他不諱言,拜神是一種迷信,「但還是會順從父母的心意。」而叫他期待的,其實祭拜後、一起與家人吃着豬油與鴨油共譜的月餅香氣。
那就是潮州人代代相傳的味道回憶。
百樂潮州酒家
銅鑼灣勿地臣街1號時代廣場10樓1002號舖
2577 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