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是人類生活的基本需要,香港雖為國際都會,卻因地少人多,租金高昂至令人咋舌。不知從何時開始,住得安逸變得奢侈。在規劃現代化的都市時,很多人的着眼點或許只在於大型建築和功能上的設計,甚至是成本上的控制,至於居民的想法,則未在其議程之內。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推出了全球第一個適應氣候變化的城市計劃,透過把市中心及周遭地區重新設計,或許能讓我們一窺建立在自然空間上的城市風貌。
防淹設計
哥本哈根於八年內三度被雜誌評選為「全球最適宜居住的城市」,不僅因為其交通方便,又或是綠化地區的佔地寬廣,而是其居民能親身參與城市規劃和設計,城市不再以冷冰冰的姿態呈現,生活空間以人為本。項目《The Soul of Nørrebro》憑此贏得北歐城市設計之獎項,土地發揮多功能用途,重新定義公共空間的界限。
位於諾瑞布羅(Nørrebro)的Hans Tavsens公園前身本是患瘟疫病死者的集體墓地,二十世紀初改建為公園,毗鄰為休憩空間、學校及民居。社區面積雖廣為八萬五千平方米,然而,約二萬五千名居民卻只聚集於公園方圓八百米內的小空間,伴隨着的便是環境和社會的問題。該區地勢平緩,鄰近河流,當暴雨季節來臨時,主要的街道和設施都被水淹沒,造成巨大破壞,使街道充滿泥濘,居民生活受影響之餘,社區亦變得面貌全非。
景觀設計公司SLA是此項目的設計者之一,「這個設計除了解決城市淹水的問題外,同時也創建了一個連貫的城市空間,不單單讓社區的聯繫更緊密,更讓人們體驗自然,讓哥本哈根的居民發掘更多具創意的可能性。」項目於起始階段時,早已徵詢了不同居民及組織的意見,最後計劃把公園改造為集水區,能收集一萬八千立方米雨水,當豪雨到來時,雨水能經街道旁的排水管道直接流至湖中。該排水系統以植物覆蓋,綠化環境之餘,更能淨化雨水,改善湖水水質。
社區生活
排水管道貫穿學校和花園,沿途植物得以灌溉,構成城市與環境間的共生關係。由於街道原本已極狹窄,行人路、單車道和馬路混作一團,雨天甚為危險。故此,綠化帶特地把行人和車道分隔開來,形成天然屏障。改建後的公園內將設有噴泉及多個運動場,社區廣場亦被改為開放式設計,營造成吸引居民聚集的休憩處。此項目約需花費1.63億港幣,成本雖昂貴,卻大大改善城市的生態。「這個適應氣候變化的項目將成為世界性的指標。」工程公司Ramboll的氣候專家說到,當生態系統植入城市環境中,所產生的微氣候讓該區天氣較溫和,也成了賞心悅目的景觀。
民眾既為社區的使用者,理應在土地規劃上佔據重要一席位,哥本哈根正朝向可持續發展的方式前進,反觀香港空間規劃的結構卻似乎顯得略為遜色。單一而密集式的發展或許能提高經濟效益,然而城市一旦出現異化,便為人們帶來前所未有的疏離感。與居民對話,才能繼而與環境對話,這或許是未來都市發展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