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油麻地果欄買水果,總會見到一個嬌小老人在橫巷那小舖前,有時候鐵閘虛掩, 老人在窄縫中張望;有時候見檔口大開,老人打開摺枱在舖前整理桿秤及算盤。這位常穿着印花上衣、總是精神奕奕的老人,正是「利和秤號」的事頭婆—— 何太。
每當旁人問起小店歷史,何太總以開朗聲線自豪說:「是家父開的,日本仔打仗前就開業。」一九三○年代,何父黃源璋在廣州學師歸來,在上海街一座大廈外倚牆開設「牆位舖」,即使後來大廈拆卸重建,待建成後「利和」還是回歸新廈牆邊,前後計共屹立近百年。
秤得起 放不低
老舖歷經五十年代、桿秤流行的黃金歲月。同時也見證着科技進步、電子磅搶佔市場;以及推行十進制之下,斤、両、錢、分、厘漸被忘卻的變化。八十年代後許多同業先後結業。至千禧前後,「利和秤號」已成為城中唯一一間自家有師傅造秤賣秤的老字號。縱然兒孫不斷游說自己退休結業,但何太總是少理,堅守老舖,只希望把父親留下來的工藝多流傳些時日。任誰問及退休的打算,她都這樣回覆,「做得到幾時就幾時!好話唔好聽, 全香港現在只剩下我(利和秤號)。我們這個(造秤)師傅也很老了,分分鐘都可能要退休。」
守在舖面的時光,對於這位已屆耄耋之年的老人而言,實際上也比靜養在家更有趣。她的收音機長開,播送不同時段的節目。遇上熟悉的面孔時噓寒問暖幾句,不論是掃地的清潔工,或是在附近出沒的街坊,早就成了稔熟的友伴。開舖收舖時,她寧願靠自己爬高爬低,也不願訪客幫忙。有時候,一天下來都未必能夠「發市」;但有時候,就有千里迢迢來買秤的老熟客。七月初拜訪何太時,剛好有客人一連買走兩把藥秤。記者不足一個月再來訪,藥秤一把不剩,原來日前剛好有人想買二十把,「從外國來的,幾年才返來一次。他帶回去國外自用。下次也不知道幾時再返來。他年紀也很大了。」就怕客人摸門釘,她總是堅持開舖;也三番四次提醒客人,尋不着她就去文明里休憩花園旁的鐵皮店,那是她為着日後牌照被收回而備置的空間。
儼如一個小型博物館
這個依附在大廈牆外約卅呎的空間,就似是衡器博物館,藏着了累積多年的文化歷史。 既有嫁女用的百子千孫木尺,也有不少算盤。 但要數當家之寶,正是一系列不同式樣的桿秤,例如是至今仍暢銷的藥秤、魚秤,另外酒樓味秤、家用廚房秤都在此有售。
何太憶起舊日所製所售的桿秤,品類多得有十幾種,奈何不少早被時代淘汰,「無人用, 難道造起當擺設嗎?」她笑指常來購秤收藏的「程尋香港」創辦人溫佐治(George):「他有的秤,當中部分我都很久沒賣 了。」例如是上月何太在角落尋得、而後轉讓 George的倉底貨——蟋蟀秤,「舊時人們秤蟋蟀,大家的蟋蟀要大小相若才可以打架。那一 把秤蟋蟀的也不會再有,你們都不必找了。」
各類桿秤、賣相極相似,即使問守業一輩子的何太「為何桿秤要分咁多款」,她也說不曉。但只要你仔細望,魔鬼總在細節中,刻紋間隔、繩耳物料、連勾或配碟⋯⋯這些微小的配搭,總是為着不同行業的需要而增減調整, 展露了工匠工藝對用家的關懷備至,在微小處 作出轉變,就為求使用時稱心如意。
何謂「秤先啲」?
利和秤號
舊址:油麻地上海街345號橫門
新址:油麻地上海街327A號(宇宙不銹鋼工程後面)
2771 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