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最高的兩座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和崑崙山脈中間,存在一個氣候極端的地方。印度領土最北部地區拉達克(Ladakh),擁有着被《Lonely Planet》稱之為「超自然」的絕美山景,但同時是一個溫差極大、甚少降雨的乾旱大地。隨着全球暖化,天然冰川正在萎縮,冰雪提前在早春全告融化,使當地4至5月關鍵種植月份缺乏冰水灌溉,五十歲拉達克工程師Sonam Wangchuk因此發明人造冰佛塔(Ice Stupa),在農作物生長季節緩慢地釋放水分,協助農民對抗氣候變化。
冰佛塔收集冰雪 灌溉農田
「我曾經在5月的橋底看到冰雪,突然明白到冰雪融化的原因是陽光熱力,而非環境溫度。因此,我意識到即使在低海拔地區,冰雪仍然可以持續很長時間。」於是,在2014年他嘗試一個簡單的想法,在不同農地旁邊建造錐形冰丘,在寒冷月份收集冰雪,並在春季起緩慢地融化,利用流水灌溉農作物,平衡水份失衡的問題。
小型冰山不需動力或水泵,只利用物理學原理,結構只有下游、上游和斜坡。首先,在地下鋪設一條管道,連接水源與冰塔位置。水源通常位處60米或以上的高地,上游60米的水流下,並從下游管道噴出約60米高的空氣,從而形成噴泉。冬日裏,周遭的冷空氣隨即將噴出的水滴結晶成冰塊,而掉至地上,慢慢堆積成錐形。由地心吸力自然形成的錐形,竟輕易擁有暴露於陽光表面面積較小的優點,意味着即使陽光直射,冰山亦以非常緩慢的速度融化。
他設計的原型約20呎高,含有15萬升水,冰山可以慢慢融化至5月中旬,正好在農民有急切灌溉需求的時候,地面已有充足的水源。他以當地常見的佛教建築物「佛塔」命名冰塔,憑大自然力量形成的一層層冰雪結構竟與數千年歷史的人造石佛塔擁有相近的外貌。
人造冰塔 新旅遊景點
冰佛塔並非拉達克首個人造冰塔,不過以前的冰塔設計只能建於離大型運河超過1.3萬呎(或4000米)高的地方,並且需要遮陽設備和大量人手維護,加上距離農田太遠,而未被廣泛採用。而冰佛塔卻因為圓錐形狀故能承受陽光直射,並且可建於需要水的地方附近,大大提升實用性。不過,他早前曾建立首個兩層高的冰塔原型,發現目前仍然需要大量人手維護,因為噴泉曾經令管道結冰。不過,他現已不斷改良技術,包括今年夏天在秘魯進行測試,利用南半球更長的冬日作多番嘗試,務求令冰塔變得更可靠。
他計劃在拉達克建造二十座冰佛塔,以供應數百萬升水。他的長遠夢想是將冰塔打造成旅遊景點,甚至提出在冰塔內部建造冰吧和冰酒店,將收益撥至繼續解決當地缺水問題。但由於冰塔涉及鋪設管道等基建工程,他預算建造第一個全尺寸冰塔的成本需要12.5萬美元,全尺寸冰塔將高達80呎,可為10公頃土地提供灌溉的冰水。他在2014年透過Indiegogo眾籌,成功引起當地機構和政府的興趣,拉達克政府更打算將冰塔納入其發展計劃之中。
<!–拉達克冰佛塔(Ice Stupa)
查詢:icestupa.org–>
拉達克冰佛塔(Ice Stupa)
查詢:icestup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