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穿透靈魂之窗 畫出精神病患的無聲吶喊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心理學家穿透靈魂之窗 畫出精神病患的無聲吶喊

13.08.2021
由受訪者提供
「我覺得自己好污糟⋯⋯」(創傷後遺症)

疫情下人人戴起口罩,滿街不見全貌,只見兩眼,但目光猶如掠影。搭車時旁邊那位在低頭抽泣,你會在意他的淚嗎?家人佈滿皺紋的眼圈,有多久沒好好直視過?望向鏡中的自己,又有現出疲態嗎?

臨床心理學家海洋雪的應診室,就像個樹洞,讓憂愁的臉埋首其中。病人進進出出,傾吐最深處的心事,遺落滿桌雲吞。有的見多了變得熟悉,有的淡淡交會過,就忘於江湖。阿雪覺得,相遇已是緣分,被信任更為寶貴,所以總是用心傾聽最私密的話,篤定地凝視每一扇靈魂之窗。

看多了深似海洋的眼眸,阿雪如此自我介紹:「修讀心裏學,但更喜歡眼裏學。」眼框內時而悲壯,時而脆弱。說到痛處,眼簾下滲出澹澹淚光,或如泉湧;思考時眼珠漂到另一邊,再溜到上面;心痛時用力合眼,擠出深深的眼紋;放鬆時,回歸平靜清澈。她牢牢記住這般神情,回家速寫黑白畫作,出版成小誌,讓人端詳每一雙眼,細聽每一個故事。

心理學家如海中浮木

這些年來,人們都掉進大潮中,如遇溺者想找寄託。「整個社會都很低迷,令陰霾再重一點,但是在此之前,很多人都經歷巨大哀傷,如摯愛離世、生活挫敗、意外受傷,都是私密而深刻的感受。」

面對負面感受,臨床心理學家就如一片浮木,他們不會施藥,而是運用經科學實證的方法,如認知行為療法(CBT) 和暴露療法(Exposure Therapy)等,舒緩情緒困擾,讓人遠離思考陷阱,學習管理壓力和情緒。「很多事我都未經歷過,但可以穿透眼神,走進內心世界,明白他們想什麼,在困惑時運用專業去扶他們一把。」

阿雪將接收到的情感,刻劃在日記。速寫也能訓練敏感度,有助了解病患,建立關係。起初她畫面部輪廓,也勾勒過髮型、囁嚅的嘴唇,後來畫眼,愈畫愈被震攝。「當你真正凝視一個人的雙眼,就會感覺到他們的真誠,那份情感騙不了人。」她說,有時眼角會冒生歷經滄桑的紋,眼皮透現出殘餘眼影,糊掉的眼線落在抖動的皺摺,從微小處表達病人的情感。

旁觀過別人的苦難,有畫過自己嗎?她笑說:「我試過照住鏡子畫,看來精緻,但瞳孔收緊,眼神兇狠,整件事好『死』。」也曾在車上畫陌生人,平靜眼眸映射出窗外風景,而不見內心。她想起小時候臨摹名畫,最在意畫得像不像,到頭來最重要的還是情感。「如果要像真,何不拍照?病人那種自然流露,不對稱的隨筆,才最有感覺。」她想,不如結集幾幅,附註當事人的內心獨白,為他們發聲?第一本小誌《我不是痴線—精神病患的吶喊》由是誕生。

 一雙眼 一句話 一個故事

翻開畫作,寥寥數筆,愁緒萬千。有的是抑鬱症患者,數條弧線合成眼珠,向左下斜溜,溢出一扁一圓的眼眶:「我仲有咩價值生存?」愁眉深鎖,眼蓋朝下垂淚:「我諗翻喺呀媽死嘅時候個樣。」幾條粗線疊起像半寐,滴出豆大淚珠:「我只想佢哋(死了的狗兒)開開心心⋯⋯」廣泛焦慮症患者的目光空洞,眼珠用鋸齒形一筆畫成:「真係好驚肝功能跌到一成!」單眼皮鳳眼,屬於一名躁鬱症女士:「呀仔同我講話我唔夠成熟!

+4

還有一雙眼,線條歪斜,接駁處不對位,混亂地埋在滿堆皺紋中,隱然透出不安。那來自患有創傷後遺症的伯伯。一場巴士車禍,本來他已爬出車廂,卻見許多人垂死掙扎,他內心揪動,忍不住回頭救人。車內的人頭破血流,伸長手臂低吟。一具具屍體俯伏座位,翻開椅墊,底下破出髮碎殘肢。血腥畫面烙印腦海,呼救聲潛入夢鄉,不由自主地「回閃」(Flash Back)。跟巴士有關的字詞如夢魘,動輒觸動神經,只能不聽不看不坐。他會見阿雪時憶起舊事,眼珠顫動,這張惶恐的臉最能觸動阿雪的心:「別人眼中或是異相,但當中的痛苦,只是基於他的善良和勇氣,很想讓人知道背後的故事。」

screenshot-2021-08-12-at-10-35-23-pm
「我喺屋企廁所見到車禍意外死者嘅黑影!」(創傷後遺症)

擁抱希望

今年四月,阿雪受邀參展《無用之用》展覽,宣揚精神健康。她以車禍伯伯為主角,用廣告彩加廁紙,堆砌出治療前中後期的三雙眼,作為書誌的延伸。

中間那幅是灰色的,流出沉重眼淚,意味要觸碰痛處,踏出第一步。當時她用曝光治療,先不斷播放「巴士」兩字,見他眉頭稍鬆後,畫了個車胎,讓他貼在床頭每日看,下一節再添兩個,慢慢演變成完整的卡通及真實圖片。「一開始你怕看鬼片,看第五遍仍會顫抖,但看到第一百次,就是笑片了。」克服了就離遠觀望巴士,習慣了便站近一點,一年半後,終能陪他坐車。

黑白世界,忽然添了色彩。「秘訣是要傾聽,陪對方從喪失自我價值,到覺得自己有能力,值得被愛。」於是她出版第二本小誌《我不是痴線—精神病患的希望》,輯錄病患經心理治療後的蛻變,鼓勵讀者如過來人般擁抱希望。封面是彩色的眼,內頁跳出「眼」的框架,例如畫復元太太的捲髮和太陽眼鏡、老伯閉眼微笑深呼吸,讓讀者想像,重見曙光的心情。

謹守崗位 引起共鳴

小誌附上不同情緒病的患病準則,一方面為弱勢發聲,另一方面鼓勵患者求助。阿雪強調,那不只是畫中人的故事:「人人都試過自責無用,試過因失戀而失眠,試過因痛失最愛而憂鬱,每個人都軟弱,只是程度之分。」讀書時期,她貪得意為每位老師和同學暗地診症,發現每人都有資格成為病人。「社會太多負面標籤,其實情緒病就像感冒發燒般平常,意識到頭重重,就要去關注,多點了解和尊重,世界會變得更可愛。」

screenshot-2021-08-12-at-10-49-40-pm

阿雪自言,臨床心理學家的角色很被動,面對情緒病的負面標籤,只感無奈,看著病患變好,就覺鼓舞。當初只是本著熱血試著畫,連結不同人的情感,後來收到訊息,有人欣賞,有人共鳴,為她灌注了一股力量:「自知不能改變整個制度,一個人改變不到,甚至很多人都改變不到,當悲劇接連發生,便會感到無力。這是困難的,但只要你仍堅守在這崗位,為你喜愛的地方,做你認為對的事,再微小的事,也能為社會帶來丁點改變,而心安理得。」

海洋雪(心理學家):https://www.instagram.com/marinesnow_psychologist/

“Hope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
That perches in the soul,
And sings the tune without the words,
And never stops at all.”
—Emily Dickinson

由受訪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