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街道設計】交通燈發聲裝置如何幫助視障人士安全過馬路?視障人士實測機場範圍新裝置:聽得辛苦、整體唔收貨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人本街道 還有多遠?

【無障礙街道設計】交通燈發聲裝置如何幫助視障人士安全過馬路?視障人士實測機場範圍新裝置:聽得辛苦、整體唔收貨

新裝置增設報街名功能,可是喇叭聲量較微弱,加上現場環境聲嘈雜,李啟德要彎腰貼近黃盒,非常專注才勉強聽到,他直言聽得辛苦。

地點:香港國際機場

考察:新一代電子行人過路發聲裝置

人物:視障人士關注交通事務聯席代表李啟德

聖誕新年旅遊旺季,香港國際機場重現熱鬧,一號客運大樓對出暢航路的落客區,繁忙的很,剛下車、提着大包細包行李喼的外遊旅客,都急不及待想盡快橫過馬路進入機場。

失明人士李啟德,拿着白杖站在過路處顯得有些迷惘,耳邊響起的飛機引擎聲、車聲、行李箱拖輪聲甚至寒風聲此起彼落,影響他辨別行人燈號轉變和聲音方位。他彎下身,把耳朵貼近黃盒,卻也聽不清楚喇叭發出的位置語音資訊。

李啟德當日去到機場,不是要去搭飛機、去旅行,而是去實地考察機場範圍最近更換的新一代電子行人過路發聲裝置,即是安裝在交通燈柱上,給視障人士提示行人燈號狀態的黃色盒子。

「這個交通燈(發聲裝置)說來話長,搞咗六年了。」李啟德歎道。他是視障人士關注交通事務聯席代表,自◯三年起擔任路德會石硤尾失明者中心社區無障礙設施關注組主席,長期爭取改善視障人士交通權益及推動無障礙設計。

 機管局去年底更換機場範圍內所有交通燈發聲裝置,新裝置為早前視障羣體在運輸署測試中評為「不合格」的款式;視障人士李啟德來到機場,感受實質發聲效果。
機管局去年底更換機場範圍內所有交通燈發聲裝置,新裝置為早前視障羣體在運輸署測試中評為「不合格」的款式;視障人士李啟德來到機場,感受實質發聲效果。

聽得見的交通燈

現時行人過路處常見的黃色盒子,是運輸署於二◯◯三年至◯四年間在全港安裝的,供應商是德國西門子公司(Siemens Ltd)。時任運輸署高級工程師李智超這樣介紹:「電子行人過路發聲裝置是安裝在交通燈控制路口的過路裝置,令視障人士聽到行人過路交通燈的顏色顯示狀況,知道甚麼時候可以安全過馬路。」這批裝置沿用多年,不論聲音或外形,都深入民心。

對於視障人士來說,聽覺是其接收資訊的主要來源,如李啟德所說:「靠聲音橫過馬路」。他指出交通燈發聲裝置有四大原則:「第一,它讓我聽到過路處的兩邊;第二,它發聲引導我走近它;第三,對面燈柱發出的聲音,是要很清晰導引我行到一條直線,橫過馬路。第四,它的聲音讓我在等候過路時站在安全的位置。」

及至二◯一七年,運輸署因應裝置老化、接近使用年限,就更換裝置展開可行性研究,向視障組織了解使用體驗及意見。李啟德還記得:「第一次和運輸署開會,知會我們準備更換,那是二◯一七年十二月,剛剛今個月慶祝六周年。」在二一年,署方開展署先導計劃,在香港二十個行人過路處安裝測試兩款新裝置,分別是西門子公司及瑞典公司Prisma產品。新裝置有五大特點:非接觸式行人按鍵、發光組件、摸讀地圖、行人過路處位置語音資訊朗讀,及在減音的夜間模式下,視障人士可利用手機應用程式或無線裝置提高裝置聲量。

其中「行人過路處位置語音資訊朗讀」功能,即透過黃盒內置喇叭,以「三語」(廣東話、普通話及英文)報街名,對視障人士是十分重要的新功能。李啟德說,有別於健視人士,只要望一望街名、地標便知自己所在位置,「過去幾十年我們是不知道自己去到哪裏,當然要靠估、要問人、要靠自己的技能,很被動。但現在新系統裏面有報街名,便清晰知道自己在哪裏。」

「我們數以百計的會員落地,聽晒兩隻牌子過馬路,接着做問卷,實試各種效果如何,發覺西門子第二代是不合格的。然後我們寫意見書,跟運輸署反映。」他指意見書中提出了兩大要求:「第一,上方組件(黑色喇叭)是用單一喇叭發聲,我們要一個清晰、可靠、導引性強的發聲喇叭。第二,下面組件(黃盒)也要有喇叭(清晰地)發放過路處位置語音資訊。」他說意見書是在去年一月交給署方,以他所知,署方是根據他們的意見和要求草擬標書,不過至今仍未正式公開招標。

 由西門子公司生產的第二代發聲裝置:

+1

由Prisma公司生產的發聲裝置:

+1

機管局一刀切換新裝置 視障人士:講明表現欠佳

去年十一月,李啟德從朋友口中得知,原來機場已經換上了新裝置,而且更是視障人士早前評為不合格的西門子第二代發聲裝置,令他們大感錯愕、驚訝甚至生氣。他們馬上質問運輸署是否「偷步」,署方否認,指仍未出標書,而指是機管局自行決定,署方不能干涉。

對於機管局完全沒有知會及咨詢視障人士意見,便自行更換機場範圍所有發聲裝置,整個過程視障人士儼如被蒙在鼓裏,李啟德直言感到生氣、失望。「好嬲,開頭以為是運輸署,運輸署話『唔關我事』第一時間否認了。依家嬲機管局囉,機管局自己一刀切就換了,我唔係好明白機管局做咩㗎。其實是很失望的,大家搞了這麼多年。」

現時機場範圍新安裝的西門子第二代發聲裝置,之所以在運輸署測試中被視障人士評為「不合格」,最大缺點在於其喇叭設計,他再重申「我們要求是單一喇叭,我們要聽的聲音,是要很清晰知道是從哪裏發出,要有一個強的導向性,因為我們要聽住、朝住那個方向行。」他解釋,所謂單一來源而清晰的聲音導向,就好像有人站在視障人士的前方,向他拍手給指示說:「來來來,行前一點,前一點⋯⋯」;反之,如果四面八方都有人對他拍手說話,那麼他便會不知道該往甚麼方向走。

本港沿用多年的西門子舊款發聲裝置及測試中Prisma發聲裝置,均採用單一喇叭發聲;西門子第二代發聲裝置卻由五隻小型喇叭,向左中右三個方向發聲,李啟德指其發出的聲音好散,「我們講明表現欠佳,基本上是否決了的」。

photo-v
新裝置增設報街名功能,可是喇叭聲量較微弱,加上現場環境聲嘈雜,李啟德要彎腰貼近黃盒,非常專注才勉強聽到,他直言聽得辛苦。

根據他以往跟運輸署測試,在相同環境下,西門子舊款單一喇叭發聲裝置的聲量設定在七十至八十分貝,便足夠視障人士聽見及辨別方向,但西門子第二代五隻小型喇叭發聲裝置,由發出聲音較分散,要提高到七十六至八十六分貝,他們才聽得到。「你試想一下,整個香港三千個路口,個個都要多六個分貝,你諗吓香港點算呢?更加嘈啦。」

來到最直接受飛機噪音污染影響的機場,這些新安裝的西門子第二代發聲裝置,實際聽起來的效果如何?李啟德當日分別去了一號客運大樓對出的暢航路,以及富豪機場酒店對出暢達路兩處實地考察。上方交通燈號發聲裝置,由於採用五隻小型喇叭所限,而導致聲音較弱而分散;下方發聲裝置聲效也未能清晰讀出街名資訊,「我要把耳仔貼過去,要很留神才能聽到八九成,令我聽得很辛苦。」除了因為發聲裝置的硬件限制,聲量調節也未達應有水平,「基本上整體是不收貨的。」

「這是人為造出來的一個遺憾,因為機場沒有逼切性要換,唔知點解。」他表示視障人士關注交通事務聯席已去信機管局查詢及表達意見,機管局以電話回覆收到信件,此外未有進一步跟進。

本刊向機管局查詢了解更換新一代電子行人過路發聲裝置的情況,機管局發言人回覆指,於去年八月參考運輸署現行指引,將機場範圍內所有裝置更換成新一代電子行人過路發聲裝置,並於去年十一月完成更換。機管局表示已經與視障人士團體接觸,聽取他們對新裝置的意見。有關更換新裝置的原因及招標程序,機管局表示沒有進一步補充。

機管局去年底更換機場範圍內所有交通燈發聲裝置
機管局去年底更換機場範圍內所有交通燈發聲裝置

人口老化 感官退化 無障礙街道設計之必要

據交通事故之傷亡統計,超過一半死者為弱勢道路使用者(Vulnerable Road User)。弱勢道路使用者是指相較汽車駕駛者及乘客而言,處於弱勢的道路使用者,主要包括行人、踩單車及電單車人士、兒童及長者、輪椅使用者、殘疾及行動不便人士。當發生交通碰撞事故時,弱勢道路使用者幾乎無法抵禦碰撞衝擊。

當政府宣傳廣告強調「馬路如虎口」,李啟德則直言視障人士「過馬路九死一生」。由於視障人士高度依賴聽覺,電子行人過路發聲裝置對於視障人士是非常重要的輔助工具,關乎他們能否安全、順暢地以直線橫過馬路。 「我點解咁關心這件事,因為我們每一次出門都要過馬路,我唔搭地鐵可以坐巴士,唔坐巴士就坐小巴,但我唔可以唔過馬路。」

一九九三年,二十四歲的李啟德失去所有視力,生活大小事情都要由零開始重新學習。他說香港大部分全失明人士都是後天造成,如青光眼、糖尿上眼、視網膜脫落、深近視等,而後天失明人士要重新融入社會,首先要重新學習行路,「當你失去視覺的時候,就要靠聽覺、嗅覺、觸覺來分擔,所以是很難的事,視障朋友的復康路一定是不易行的。」

李啟德說視障人士每次出門都不易,要隨身帶備多件輔助工具,除了必不可少的白杖,還有自製的巴士號碼牌等;他也習慣戴鴨咀帽以保護頭部避免碰傷。
李啟德說視障人士每次出門都不易,要隨身帶備多件輔助工具,除了必不可少的白杖,還有自製的巴士號碼牌等;他也習慣戴鴨咀帽以保護頭部避免碰傷。

李啟德早在二十年前便開始推動無障礙設計,他一直深信「用家要發聲」,「這些無障礙設施的提供,好影響到視障人士能不能夠重新融入社會、社區生活。」他指在千禧年代,無障礙設計只有雛型概念,政府、公營機構也往往一知半解,對於其訴求不是不理不睬就是拖字訣,「你要爭取一樣嘢,難度極高。」

他說轉捩點是在二◯◯八年,《殘疾人權利公約》在香港正式生效,情況才有所改善,「由◯八年至一八年左右,我稱之為黃金十年,那十年整個社會對視障人士需要及無障礙設施的認識都加深了很多,走快了很多。」他們爭取多時的無障礙交通設施,如全線巴士報站系統、港鐵加裝幕門等,都是在這黃金十年內落實。

「很多時候,人們往往以為這些無障礙設施是專為視障人士、輪椅肢體而設,但我們發覺這些無障礙設施不只是幫助我們,很多朋友都間接受惠。」他舉例說:「譬如給輪椅人士過馬路的下斜路邊石(dropped kerb),令很多人拉車都方便了,如推嬰兒車、拉行李車、買餸車。又譬如交通燈發聲裝置,我聽過有不是視障的長者說『過得喇,轉咗聲!』」

當香港人口持續高齡化,無障礙街道設計、輔助裝置的重要性也與日俱增,正如李啟德所強調:「隨着人口老齡化,坐輪椅的人只會一路增加;隨着人口老齡化,視障人士也會一路增加。若不爭取這些東西,他們怎麼出社區?那只會日日困在屋企。」

香港硬件世界級 軟件還要努力

那麼對李啟德而言,按目前情況,香港的路好行嗎?怎樣才算易行街道?他說要分為硬件和軟件,「硬件就是石屎路、引路徑、交通燈有沒有發聲,軟件就是人。」他表示,香港的無障礙設計和共融程度都一直在改善當中,以硬件來說,香港可謂是「世界級」,像香港其實是世上少數全面安裝電子行人過路裝置的城市,「香港硬件就比外國優勝,但是軟件還要努力,外國優勝一點,他們公民意識強一點。」

何謂軟件優勝,他舉在加拿大溫哥華過馬路的親身體會來說明。那次他隨母親外出散步,經過一個十字路口,那裏沒有任何交通燈,也沒有發聲裝置提示。他在路口停下等車開過,「我媽媽話,過得了,十字路口的車全部停下來了。」原來是當司機看到他拿着「士的」,全都自動自覺地停車,也沒有響咹催促,只是耐心等待他過完馬路才開車;情況與香港截然不同,令他印象深刻。

不過他也分享說,香港的石硤尾是一個相當特別的社區,令視障人士感受到親切感、安全感;他笑言這區雖然人多,但他行路行得特別放鬆。這區有多個扎根已久的視障人士機構,如盲人輔導會、路德會石硤尾失明者中心,久而久之形成視障人士友善社區。「我在其他區行路撞到人,我要同人講sorry、不好意思,一定係我講自己唔啱先;但是在石硤尾,我們撞到人,是別人同我們說對不起的,因為街坊對我們的認識和接受較高,和其他社區是兩碼子事。這個『軟件』是要用長年累月去『編寫』的。」

13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人本街道 還有多遠?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