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C傳來短訊,邀請我到錦田「牧緣田里」,參加台灣文化活動,看看日程,空出時間,爽快答應。「牧緣田里」是好地方,上月跟前輩到訪,認識老闆威哥,走過草地,望過植物,水池修建,古道未開,稍稍繞了一圈就離開,期待再去露營、燒烤。學校露營活動沒有辦成,反而參加了朋友的活動,可以慢慢體驗郊野生活,藍天白雲,清風送爽,環境確實和字面寫的一樣。同場安排瑜伽項目,鳥聲蟲鳴,洗滌心靈,指導和配備都很好,怪只怪自己疏於運動,筋骨痠痛了好幾日。
晚餐體驗同樣難忘,台灣農業協會的朋友,即日帶同食材飛來香港,經由「樹窿食堂」設計菜式和主理,變成「從農地到餐桌」的盛宴。單看主題已經吸引,但飲食背後所蘊藏的,可以是更深層的意義,近年自己最常接觸的是「食農教育」的議題。簡單來說,食農教育就是通過教育,令人在飲食的時候,更了解食物和土地,後續延伸到食物安全、減碳環保、食材永續、文化傳承等重要課題。教育不限年齡、階層,不過近年較多提及的,是從小就推行食農教育。台灣於二〇二二年已推行「食農教育法」,日本於二〇〇五年實 行「食育基本法」,同樣得到學校、社區組織、漁農業界和商家的支持。
香港的食農教育,討論不多,實踐更少。好幾年前,自己用「二澳」醬料烹煮菜式,組成慈善文化私房菜,只算是粗疏和不完整的試驗。上年於浸大圖書館,舉辦香港食農教育講座,同場講者是好友曉文。曉文是「真」農夫,過住「日出而作,日入不休息」的生活,同樣有出席錦田食農盛宴,剛巧坐在我旁邊。上次講座過後,跟曉文笑說,不知何時可以辦一場「從農地到餐桌」的活動,曉文種菜,我來烹調。說是說了,計劃遙遙無期,反倒是好友C不知如何安排策劃,天公造美,地利人和,辦好活動,上好飯菜。
晚宴菜式結合台灣與香港的食材,宜蘭櫻桃鴨鴨賞,配本地有機菜,唯一缺點是鴨賞有限,不可一嘗再嘗。新竹烏魚子,襯宜蘭黑米餅,添加本地山檸柑蜜餞,食材各自分開吃過,搭配成前菜,是創意將產地的融合。有機茄子連用宜蘭三星葱一齊食,是廚師對食材有十足信心,茄子和葱極易有草腥味,你我多少都有進食不愉快的經驗。自己最欣賞「台式麻油薑飯」,白米、糙米、黑麻酒、蝦乾和薑,混合調味成米飯小山,是樸實的香鮮,說是土地禮饌,也不誇張。主食我自行多添一盤,不過一餐的腸胃空間有限,要多吃多餐,還得揀好日子,動身去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