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街坊商場開藝術治療所 治療師:想人來到如看門診般平常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於街坊商場開藝術治療所 治療師:想人來到如看門診般平常

26.05.2019
葉秀雯
梁靜韻致力推廣殘疾人士藝術發展,修畢藝術治療課程,現時為不少失明、精神病患者等,在這個小小藝廊裏紓解情緒。

頭暈身㷫,要到診所看醫生。但是鬱鬱不歡、受情緒困擾,該如何處理?「社會比較忽略照顧心靈健康,大部分治療或復康資源都會放在生理上,如物理治療等,訓練身體如何重回社會工作。但通常忽略了內在情緒問題,而藝術治療剛好補充這一環。」藝術治療師梁靜韻與紀錄片導演黃肇邦,半年前一起成立”Not a Gallery”,在北角一個街坊商場租下僅43平方呎的空間,提供藝術治療服務,助香港人找一扇抒發情緒的窗口。

梁靜韻致力推廣殘疾人士藝術發展,修畢藝術治療課程,現時為不少失明、精神病患者等,在這個小小藝廊裏紓解情緒。
梁靜韻致力推廣殘疾人士藝術發展,修畢藝術治療課程,現時為不少失明、精神病患者等,在這個小小藝廊裏紓解情緒。

抒鬱解愁 像看門診般平常

梁靜韻大學時期修讀藝術,畢業後在大機構從事殘疾人士藝術推廣,兩年前,她到英國修讀藝術治療課程,當地的藝術治療發展比香港悠久,她學成歸港後不禁思考,怎樣可以更有效推廣藝術治療?她回想以往工作,殘疾人士的復康制度很依賴NGO(社會服務機構),「盲人就去盲人輔導會、精神病人士就去新生會,我就想,復康服務是否一定要去NGO呢?可否落區生根,就像門診一樣提供相應服務?」

剛巧她跟友人導演黃肇邦談及藝術創作,二人不約而同感到以往創作局限。黃肇邦曾拍攝《子非魚》、《伴生》等作品,《子非魚》記錄基層小孩的成長,《伴生》講述老少兩代人對年老的看法。「拍攝紀錄片的過程中,我與拍攝對象建立了關係,放映時把感受傳達給觀眾,觀眾看完感同身受,那然後呢?」黃肇邦有感觀眾內心的糾結還在,發現了問題又不知怎樣解決。「所以想找個途徑,集合我們的創作所長,用藝術幫助別人解開心中糾結。」

Not A Gallery是梁靜韻(右)和黃肇邦(左)的起步點,這段時間他們不斷嘗試舉辦藝術活動、講座及治療。
Not A Gallery是梁靜韻(右)和黃肇邦(左)的起步點,這段時間他們不斷嘗試舉辦藝術活動、講座及治療。

在這個空間裏,梁靜韻專注一對一的治療服務,黃肇邦則主力對外推廣,讓人了解梳理情緒的重要,二人到不同機構舉辦工作坊或講座,透過教授影像創作,教導別人如何增強溝通技巧,發掘自我價值。

Not a Gallery治療室不選址商廈或工廈單位,反而開設於北角一個街坊商場地庫,「我們確信藝術源自於人、源自於生活,想將藝術拉回生活的起點,偶然走過這個商場,就覺得是這裏了。」黃肇邦說,商場內有美容店、花店、遊戲卡店、補習社……平日黃昏時段,學生坐在走廊玩遊戲卡、主婦邊修甲邊打牙骹,一片喧鬧。「我希望每個來Not a Gallery參與藝術治療的人,在離開時,並非一出門口就搭升降機走,而是經過這些熱鬧的小店,可以感受到自己並非獨存,是社區的一分子。」

不須為人治療的時段,梁靜韻偶然會坐在店內看書、工作,把治療中的告示牌倒轉,歡迎大家過來談談天,「最初開業時,附近的店主及街坊很好奇我在做什麼,大部分人都未聽過藝術治療,我就在閒談中慢慢解釋,他們也會分享自己的秘密和心事,這個空間的確發揮。

放在Not A Gallery的素材很多元化,有啤牌、沙搥、紙黏土等,讓治療對象從觸感、聲音多種途徑去進行創作,表達情感。
放在Not A Gallery的素材很多元化,有啤牌、沙搥、紙黏土等,讓治療對象從觸感、聲音多種途徑去進行創作,表達情感。

對話是治療良方

訪問當天,遇上治療對象皮蛋伯伯(化名)每星期一次的藝術治療時段。他今年七十多歲,四十年前時因交通意外失去視力,生活和情緒陷入幽暗低谷,須學習運用雙手、雙耳摸索生活。幾年前,在義工陪同下他參觀新生精神病康復會舉辦的觸感藝術展覽,與其中一名藝術家傾談,「他說康復會有藝術治療師帶領他們創作,幫助他逐漸康復,我才第一次聽到藝術治療這門專業。」

皮蛋伯伯與母親相依為命,二十多年前,七十多歲的母親患上認知障礙症,病情每況愈下。「初頭只是記性不好,以為是正常,老人家年紀大記性變差,後來連自理能力也逐漸失去。」有一次,母親帶皮蛋伯伯到公園散步,突然忘記了如何回家,母親一陣驚慌,皮蛋又無能為力,只能安撫母親坐下來冷靜一下,她才慢慢記起回家路線。「我現在七十多歲了,很擔心和母親一樣會患上認知障礙症,便想試一試找藝術治療師,幫我訓練腦部,防止退化。」

皮蛋伯伯雙眼因意外失明,如今擔心會患上腦退化症。
皮蛋伯伯雙眼因意外失明,如今擔心會患上腦退化症。

藝術治療過程中,梁靜韻與皮蛋伯伯就像朋友般談談近況與往事,不像一般人對藝術治療的印象,要拿起畫筆抒發情緒。「普遍人對藝術治療的認知,還停留在『藝術即是治療』的階段,但藝術在治療時段並非必然發生。」藝術治療分為兩種,一是Art in Therapy,即是治療時應用藝術;二是Art as Therapy,則透過藝術創作過程去療癒自己,就像早前流行的《秘密花園》填色冊,將黑白圖案填滿顏色,心靈感到滿足平靜。「好多時治療過程只是傾偈,若然藝術有助表達情緒就會應用,並非必要,了解他們內心所想,再對症下藥更重要。」

創作呈現內心世界

像皮蛋伯伯的情況,梁靜韻主要透過傾談深入了解他的擔憂,再專門設計一套訓練記憶的方法。「他需要的是一些腦退化症的專業知識及實在的腦部訓練,所以大部分時間都以傾談為主,藝術的應用,在於幫助他抒發情緒,讓我能在作品中順藤摸瓜,了解他們內心深處的憂慮。」

有一次,皮蛋伯伯拿了一條絲巾及顏料回家,在頭尾兩端各打一個結,之後帶回給梁靜韻看,他拿起絲巾不斷扔,卻怎樣扔也扔不開那個結,「他說那個結就代表了他受腦退化的困擾,怎樣努力拋也拋不走,慢慢問下去,他就說到雙腿開始腳顫無力,變成另一個擔憂,那時他看着絲巾上下兩個結,突然驚覺,『咦?是否代表對腦部及雙腳的憂慮呢?』」

藝術治療的工具很多元化
藝術治療的工具很多元化

藝術創作能將無法言喻的情感形象化,而藝術治療師就透過與創作者對答來了解背後意思。「治療過程取決於我們如何帶領對答,好似皮蛋伯伯不斷做扔掉的動作,那是沒辦法扔掉,還是不知如何扔掉?我就順着討論下去,尋找作品與內心情感的關聯性,幫他慢慢梳理,逐個結解開,幫他去解釋箇中因由。」

為了針對腦部訓練,她買來七巧板、動力沙,邊談邊創作,也為皮蛋伯伯讀文章,讀到某一個特定生字,就要他拍一下手,訓練專注力。「上年5月,我到沙田醫院耆智園做過腦退化症評估,今年3月再做,想不到得分竟然高了,醫生話我記憶力同專注力都進步了,藝術治療的確有幫助。」皮蛋伯伯精神地說。

提醒自己別過分解讀

在Not A Gallery的牆上,掛着一幅畫,畫中的男孩眼裏流出一滴黑色的淚水。「這幅畫由一名智障人士所畫,我第一眼看到以為他在表達內心的痛苦,後來才發現,原來是他不小心沾多了墨水,結果掛起時滴了下來而已。」梁靜韻很喜歡這幅畫,她掛在牆上提醒自己,不要過分解讀別人心中所想,用心了解及聆聽才是最重要。

創作這幅畫的當日,主題是畫出眼前景象,一幅沾了過多墨水的畫作,讓很多人也誤以為畫者內心有很多鬱結。
創作這幅畫的當日,主題是畫出眼前景象,一幅沾了過多墨水的畫作,讓很多人也誤以為畫者內心有很多鬱結。

 

Not A Gallery
地址:炮台山電器道233號城市金庫地庫290舖
查詢:9379 3302

葉秀雯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