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新學期又開始,今年再度開辦「中華文化在社區」一課,教導學生中華文化知識,帶領學生走入社區,認識各式各樣的社企、商家和學校。近期交流活動全面復常,學生真真正正可以全情投入校外活動,算是近年少有的學習體驗。古語有云「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換轉現代自己要辦各項活動,變成「學生未動,老師先行」,心中當然希望,自己真如「糧草」一樣重要。
糧草用來吃,文化也不離飲食部分,上學年跟社企「糕點時光」合作,於疫情最嚴峻的時候,為學生寄上「缽仔糕懶人包」(正名為「Grab & 糕」),實行線上線下同步,上課兼整糕。學生廚藝分出高低,社企背後幫助金齡婦女和傳承文化的意義,通過糕點帶給學生的朋友和家人。活動得到學生的高度評價,同時為飲食文化的教學活動,開闢了一條新的渠道。
好活動今年當然再續,新活動亦已經籌備妥當。「丹丘蒸留所」是今年合作伙伴之一,共同創辦人Kit是專業調酒師,同時是愛酒之人,隨口就能講出一堆蒸餾酒的產地、品牌、材料、味道,自己不是「嗜酒之徒」,品味上還有很多知識要學習。「丹丘蒸留所」位於南豐紗廠,實體店設備簡約、現代,營造出很好的品酒氣氛。
同場剛好遇上作品展覽,作品屬於已故攝影大師何藩,其中一幅印貼在「淡墨」的瓶身,「淡墨」是無糖咖啡甜酒,自己早前已經嘗過,相比之下,這批聯乘何藩作品的新酒,更添一層木桶陳釀的厚實味道。與Kit把酒言歡時談到,釀酒廠設於何處?荷蘭是現有的設廠據點,日後或會到其他地方落腳。再問在香港設廠的可能性,Kit詳細道出難處和故事,自己當時仍隱約記得,但兩杯落肚,暢快輕鬆,嚴肅事宜一律拋諸腦後。
趁住新年,走入社區不忘辦年貨,想去探探熟悉的朋友。「坤記士多」傅老闆是前輩,好幾次相見訪問,都不吝嗇詳談指教,你識問,佢肯答,直腸直肚,不講廢話。準備結業的消息一出,媒體採訪一堆,資料不作補充,反正傅老闆明言是「真結業」,不會覓地另起爐灶,因為「做咗幾十年,係時候唞吓」,老友都送上由衷的祝福。人始終不是機器,是斷是留,不能強求,工作以外還有人生,飲食以外還有人情。
順路走到另一家食店,之前經過好幾次,已經發現老闆不在,但始終未有問過究竟。近日經過,偶然看到門口告示,隱約透露老闆已經仙遊西去,不禁心中一酸。回憶起好幾次帶學生來訪,老闆都十分歡迎,想入內看看食物製作的過程,老闆都隨手答應。看着老闆曾經坐鎮的位置,想起他對推廣飲食文化的支持,一刻滿是感觸,懷念這位無私的前輩朋友,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