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與本刊攝記談:不是失落,而是積極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紀實攝影的失落與等待

【後記】與本刊攝記談:不是失落,而是積極

19.12.2023
譚志榮,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fb-photo-61

這次專題找來多位攝影記者訪談,其中本刊攝記同事譚志榮幫了不少忙,既負責全輯攝影工作,也給了很多意見。我甚至曾在他面前笑言,如果攝記們都不願受訪,乾脆直接訪問他—但此話並非全然開玩笑,因為關於這位攝影記者,的確有故事可寫,惟有在後記以寥寥數筆記下一二。

譚志榮九六年入行,是行內資深攝記。共事以來,不時聽他分享過往採訪經驗,如暴雨水浸的突發事故、在街頭向老人家邀請拍攝圖片故事的趣聞。

這段日子聽到不少攝記分享,有次訪問結束後,我們到附近茶餐廳吃飯,正好趕及午市最抵食的蒸魚飯還沒售罄。閒談間,我忽然好奇,好像沒問過他在攝影上有沒有甚麼轉捩點。

他說:「有,咪二〇一四年。」

從前做過報紙港聞攝記,在周刊做不少專題攝影,譚志榮表示,自己都經歷過「唔知影嚟為乜」的階段,直到一四年後,他頓然發覺自己開始有嘢想講。於是他拍攝圖片故事時,開始努力寫圖輯的文章。

對於這次專題,從來說話直接不客氣的他坦言不認為是「失落」,反倒是「積極」。他解釋:「積極係指個人清晰咗,知道自己想做乜。希望可以留得到一啲嘢落嚟,而嗰樣嘢唔需要有我個名喺度。一百張相入面有幾張就好。」他這種想法從一四年直至如今,從沒動搖,儘管十年來世界早已變了樣。

他認為,當改變不到環境,惟有自己改變想法。正如他確實曾在我忙於趕稿時,叫我轉個想法,諗諗自己有幾窮,因為「稿好快過,窮有排捱呀。」

繼續守着攝記的位置,譚志榮說,都係為留返啖氣。「如果再有下一次一九年,希望我仲可以有呢個身份喺度。」

大家咁話。

譚志榮,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紀實攝影的失落與等待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