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一本書,什麼人會一口氣看完呢?看書的過程中總有停頓,而停頓地方,就得有個記號,於是,書籤就有必要。我國古代已有書籤出現,可能比其他地方還要早。據說春秋戰國時代稱書籤為牙黎,很像牙籤,以象牙製成。春秋戰國,那是竹簡時代。古人有些索性就叫牙籤。朋友喜歡韓愈,有這麼一首詩:「鄴侯家書多,插架三萬軸;一一是牙籤,新若手未觸。」到了線裝書,書軟綿綿的,看到一半,可以捲起來,但並不擔保頁數不會滑走,在書頁摺角,又捨不得。摺了角的書,恐怕不會是好書,反而插遍了「牙籤」的,才是。那麼,用什麼做書籤呢?紅葉,花瓣,總不會用髮簪吧。
我看書會用書籤,有些書需多條書籤,所以,見到書籤就不放生。一般的博物館,最多明信片,書籤較少,反而文具方面不是鉛筆、橡皮,就是直尺。明信片好看,做書籤就嫌過於肥胖不夠纖細。如今出版的書本忽然附奉書籤,倒是好主意,有的還很多看頭。我想,書籤設計得精采一些,也許會喧賓奪主,有沒有人為了書籤而買一本書?別人我不敢說,但我會。但我沒有做過,因為我還沒有碰上書籤比書更耐看的情形。
近年看書,用書籤的情況減少,因為有些要動用甚多隔籤,不是為了停頓,而是為了資料的位置,就改用貼紙了。貼紙才真的方便,小小一張,不會有臃腫的感覺,還可寫上必要的符號。那麼書籤呢,就當明信片看好了,我覺得好看,所以讓大家也看看。先看這兩張,在柏林伊斯蘭藝術館中所選,長的那張是波斯伊斯法罕一幅畫中的美少年,短的那幅也是波斯文物,大流士一世宮殿牆上的浮雕,持矛的士兵。他們身上的衣飾多華美,姿態多飄逸或穩重。那浮雕,不幸,被外族人搶走了,割離了,回不得家鄉。世界上那麼多的著名博物館,原來都是賊贓集中營。
土耳其的瓷磚最著名,因為他們的清真寺牆面全用瓷磚裝飾,所以,瓷磚的圖案無處不在,書籤當然不例外,瓷磚鮮豔奪目,一套就十張八張,我選一張作代表,由於自由切割剪裁,圖案顯得七零八落,好容易才找到有完整的一盆花。書籤大都用紙製,但也有別的材料,土耳其即是世界編織王國之一,自然會製造絲織的書籤,別有一種感覺,整體軟柔,得小心侍候。這類小品織物,是土國的商品強項,除了書籤,最令娃娃屋迷激賞的就是微型地毯。每幢娃娃屋,不論古今中外,莫不鋪上十塊八塊地毯,從廳堂一直鋪到廚房。它們不但圖案繁多,色彩繽紛,品質優良,完全配合娃娃屋1比12的比例,而且價格便宜。
鐵片當然可以製成書籤,只要薄,只要輕,而且劃出一角開口,可以用插入式夾入紙頁。朋友送過一件給我,我還以為德國才擅長鐵片小物的作品,一看,原來是韓國製造,金光燦爛,雕刻仔細。明明是貓,物名卻說是虎,叫做magpie tiger,也好,且去問個明白再說。除了紙和鐵,經典的材料應該是皮革了,不知是哪位朋友所送,還是自己買?這件書籤當然是西洋國製作,一面是麖皮,背面是光面皮,邊緣由衣車縫線,一端開孔,穿兩段窄窄的絲帶,一段乳白,一段蛋黃,整體低調典雅,只有一行英文金句和作者姓名,智慧源於好奇,蘇格拉底。蘇格拉底是否真說過此話,不必深究,這書籤送給愛新覺羅.玄燁最合適,用拉丁原文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