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不少電影節及放映活動都需延後或暫停,兩年一度的ifva 影像嘉年華,過往於中環舉行大型戶外影像嘉年華,這次把十二項影像藝術作品,移師線上及城市不同角落呈現。
當中頗特別的,包括由導演麥曦茵策劃的流動影像節目《不日常路線》,由演員岑珈其及張進翹(Manson),架着私家車,依着劇本引領乘客漫遊深水埗。在日常路線,發現變得不日常的城市面貌。
車窗就是電影屏幕
這年影像節的主題為 “The City is the Cinema”,參加者可以透過散落在城市不同角落的影像活動,與城市扣連。記者就親嘗了其中的《不日常路線》,當天於大南街登上岑珈其駕駛的私家車,展開社區探索的旅程。他扭着軚盤,徐徐訴說起這條街的變遷,前身為賣布及皮革的集中地,這年間搖身變成滿佈文青店的街道。之後我們駛過南昌街公園、玉石市場、海壇街,了解社區日常背後的問題與變遷。
從前記者亦曾參與過這兒的社區導賞,是次體驗特別在旅程濃縮在十來分鐘,更能體驗社區存有的差異。這次影像體驗並沒有影片觀看,車外的風景就是流動的影像,是結合了電影及劇場的作品,麥曦茵說:「這載體有三面車窗,左右前三面都是電影屏幕,而這電影是實時的電影。你看見的場景及經過的人,只會在那瞬間才會發生。跟過往我們對影院的認知不同,第一它是流動,第二透過車程壓縮了時間、空間。」跟漫步的社區導賞不同的,還有透過車框就成了觀看的框架,在車裏也跟城市與人保持了觀看的距離。
導賞員珈其及Manson,預先預備了沿路會分享的內容,但隨着乘客的提問、反應,會產生不一樣的交流。珈其說:「每程車不只是乘客在感受,其實我也在感受。雖然我會重覆經歷,但其實每一程也有新的事情發生。」麥曦茵繼而指演員在是次歷程的角色不只是acting,還是being,與乘客同步感受着社區的轉變。
日常以外的深水埗
香港其實不少地區的日常面貌也在變改,談到為何選址深水埗,麥曦茵說:「深水埗的路線可以直接在一個轉角,就見到城市割裂的差距。」她舉例說由還在賣布的基隆街,轉向大南街,就能察看社區店鋪的轉變。然後,駛至海壇街時,一邊窗會瞥見豪宅外在推銷樓盤的經紀,另一邊窗則看到南亞裔在搬推疊得高聳的電器。
因着這次重遊深水埗的兩位演員,都驚訝這社區近年的轉變之大,由舊區變了不少人假日到來打卡的熱點。Manson小時更是家住深水埗,會到西九龍中心叫家人買玩具給他,「那時會記得那些玩具攤檔姨姨的樣子及聲音,有人與人之間的連繫感。漸漸西九龍、深水埗,甚至整個香港也有很大的變化,我們像漫慢已習慣這不熟悉的感覺。」珈其說旅程最讓乘客驚訝的,是想不到在平民區深水埗的一端,近年蓋上索價十分高的豪宅。
麥曦茵說做作品的意義,就是在過程提出問題。「有些事我們也沒有答案及解決方法,但能否透過作品正視我們的選擇及未來?透過體驗,我們會多了一重思考。每個個體決定、思考、決擇,只要累積,其實也會帶來影響,我們不知影響有多少,但我們若有同一願景,其實慢慢會改變一些事。」
賽馬會 ifva Everywhere 影像嘉年華
日期:即日至11月30日
詳情:www.ifva.com/carniv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