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貢古道行】活化被遣忘的早期天主教建築羣 串連成「港版朝聖之路」 西灣海星堂復修建築師:村屋形式的教堂不常見,設計貼地、家庭式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設計山旮旯

【西貢古道行】活化被遣忘的早期天主教建築羣 串連成「港版朝聖之路」 西灣海星堂復修建築師:村屋形式的教堂不常見,設計貼地、家庭式

西灣海星小堂

除了傳統村落文化,如沙頭角慶春約的客家村落,還有蒲台島的漁村風情,香港鄉郊也保留了重要的宗教歷史文化遺產。一八四一年香港開埠,西方宗教傳入香港,同年羅馬天主教會在港成立設立傳教區,香港脫離澳門教區,成為「宗座監牧區」。

說起本地早期天主教教堂建築,普遍都會聯想起造型宏偉、華麗的西方古典建築:仿歌德式的,有位於堅道的主教座堂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和尖沙咀玫瑰堂,仿羅馬式的,有跑馬地聖瑪加利大堂和九龍塘太子道聖德肋撒堂。

然而,遠在新界的西貢半島,其實也是香港早期天主教傳教的重要基地,原為沿海路北上廣東傳教,此後一直有傳教士留在西貢鄉村傳教、服務當地社羣,大浪村、赤徑村及白沙澳村等村落全村篤信天主教。因此,西貢擁有歷史價值極高的宗教建築羣,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小堂,是建於一八六七年的大浪聖母無原罪小堂及赤徑聖家小堂,迄今已有一百五十五年歷史。

「這些教堂真的被很多人遺忘了。」天主教香港教區「古道行」工作小組主席蔡惠民神父坦言:「我自己雖然是教徒、是神父,但其實我本來也不知道教會在西貢有咁多小堂。」

33
古道行主席蔡惠民神父(左)及副主席梁憬慧

被遺忘的西貢小堂建築羣

一九五九年出生的蔡惠民,現為香港教區副主教。平時,他熱愛行山,曾數度參加「毅行者」,西貢是他熟悉的山頭。有次途經赤徑,聽到遠方傳來熟悉的「哈利路亞」音樂,他十分驚奇,便跟着歌聲傳出的方向探究,沒想到竟發現一間荒廢的教堂,還遇上了一直默默打理、修葺教堂的守護者「阿國」陳國安,他這才得知西貢有多間荒廢了的天主教堂,驅使他決心研究被遺忘的西貢教堂。

作為天主教徒兼登山健行愛好者,蔡神父曾多次踏上西班牙著名的聖雅各朝聖之路(El Camino de Santiago),「今時今日去行朝聖之路的人,許多都沒有宗教目的,是被鄉村文化、自然環境、風土人情吸引,並且有深刻體會。」受此啟發,他希望組織、復修、活化這些西貢早期天主教小堂,並把它們與西貢的鄉村、歷史、文化、自然、環保等元素整合,串連成香港首條「宗教文物徑」。

在他推動下,教區於二○一八年成立「古道行」工作小組,負責復修、保育、管理西貢半島天主教早期小堂,把昔日傳教先賢的足跡路線再現眼前。團隊踏遍西貢山頭,找到十間已空置、停用的小堂,分別位於深涌、白沙澳、蛋家灣、赤徑、大浪、西灣、浪茄、糧船灣、北潭涌及黃毛應,它們不但是重要的宗教歷史遺產,也承載了西貢鄉村風土人情文化。

香港其他天主教堂相比,西貢早期天主小堂建築特色可謂自成一格,因為融入當地客家鄉村文化:「西貢基本上都是客家村落,比較窮,留下的宗教建築並不精細,多數都非常簡陋,所以聖堂也是客家村屋設計,內裏裝潢不多。另外,聖堂功能也不只傳教,還兼具教育、民生、醫療等社區服務的功能。」

這些小堂散布於西貢各處,荒廢多時,日久失修程度嚴重,復修、活化工程浩大、需時甚長。根據小堂位置、歷史評級及工程難度,首階段進行文物保育的歷史小堂包括大浪聖母無原罪小堂(三級古蹟評級)、赤徑的聖家小堂(二級古蹟評級)及西灣的海星小堂,「它們都位處麥理浩徑第二段,大浪、赤徑、西灣是最多人會行過,所以我們想即時做起。」另外,深涌三王來朝小堂取得了環保署鄉郊保育資助,剛完成「深涌Haven:大自然、生態與人的皈依」研究。

+1

西灣海星小堂 貼地村屋式設計

西灣海星小堂是首間完成復修的小堂,為十間小堂中最「年輕」的一間,建於戰後一九五三年,有六十九年歷史。西灣又稱大浪西灣,位於西貢半島東南面。戰後西灣教友漸增,教會於西灣下村覓地興建了一座平房式建築,集聖堂與學校於一身,兩者皆以「海星」為名,以表達村民對「海星聖母」的仰賴。

一天早上,我們相約古道行正、副主席蔡神父及梁憬慧參觀西灣海星小堂,它算是古道行中交通最為不便的小堂之一。搭的士或村巴至西灣亭下車(自駕需申請禁紙),然後需步行約半小時至一小時才到達西灣,視乎當日天氣及各人體力。穿過西灣的村屋、士多,便可見一座米白色的建築,上面寫着醒目的「1963天主堂」、「海星學校」及「海星聖堂」,樸素的牆身飾有可愛的彩色雕花。

一九六二年颱風溫黛襲港,小堂也未能倖免,嚴重損毀,翌年才完成重修。蔡神父依稀記得,當他還是中學生的時候,曾在海星小堂裏宿營,但在他印象中,小堂不過是個「有瓦遮頭」的地方而已。不過,海星小堂其中一個建築特色,正是其傳統客家屋頂,現場所見為按照傳統重新訂造的客家磚瓦。「最少的變動,最大的保留,能重用就重用,保留原有功能。」已退休的資深工程師梁憬慧指出復修保育的原則。

負責海星小堂復修保育的建築師張俊堅,現身在外地,在接受網上訪問時詳細解釋了復修經過。他憶述,二○一七年首次去現場視察的情形,「它的屋頂木樑幾乎全面倒下,因為荒廢多年,沒人打理,加上經過颱風吹襲和白蟻的侵蝕。」幸而,經建築、工程團隊初步評估,建築結構問題不大,「所以保育的原則是修舊如舊。」

由於建築圖則無從考證,他們僅能參考零星幾張老照片、西灣村民分享,以及現場考察,嘗試去還原其舊貌。「(一九五三年)最初是用石牆砌成,石牆外露,後來颱風溫黛吹襲,部分石牆倒塌,修補石牆時,為加強防水效果,便在石牆上刎灰。」自停用後,小堂日久失修,原有屋頂損毀程度嚴重,只有非常少數狀態較好的木樑、瓦片得以保留、重用,他們惟有按原有樣式重新訂造。

花卉圖案雕飾為海星小堂獨有,未見於其他西貢小堂。
花卉圖案雕飾為海星小堂獨有,未見於其他西貢小堂。

走進聖堂,低頭一看,地板還是原來的地板,凝住了時間洗禮的痕跡。在張俊堅眼中,小堂最特別的地方,是其外牆上的彩色十字架、花卉等雕花,在同類村屋型教堂中少見的,「這些雕花都幾重要,剝落下來的雕花,我們便盡可能補回來。」

因為地理位置偏遠,加上戰後教會資源匱乏,村民生活清貧,教堂設計十分簡樸,再無多餘裝飾。「基本上就只是一間村屋,不過樓底較高而已,相信是由村民一起建造的。但村屋形式的教堂並不常見,其他教堂都比較proper。如果沒有放十字架,沒有寫海星教堂,就看不出來它是一間教堂。」張俊堅坦言,從建築設計來看,「其實它不是特別靚。」「我會形容它的設計貼地、家庭式,令人聯想到這個社區的關係十分親密。」他認為小堂的社會價值較高,「因為它是教堂加學校的綜合建築物,是社區服務中心,是生活的場所。」

+1

張俊堅入行後一直專注建築文物保育,他自己本身也是天主教徒;從二○二○年五月動工,至去年八月完成工程,一直見證小堂如何從殘破的廢墟脫胎換骨,他感觸良多:「可以比喻成信仰反省,如果信仰丟空了,就會變成廢墟;如果有心復修,就可以重回當初,建立和天主的關係。復修的目的也不只是為了美化建築,變成吸引人去打卡的地方而已,希望完善了硬件之後,將來成為給教友、非教友休息的寧靜空間。」

朝聖之路 心靈之路

蔡神父表示,不論西灣海星小堂或其他小堂,日後的定位都不會再像一般教堂般定期提供彌撒、禮儀服務,也不會有駐堂神父;他期望這些小堂成為集行山、教育、自然生態、歷史及文化五大元素的綜合活動場所。

「古道行」漫漫長路,任重道遠,肩負了承先啟後的使命感,「感恩昔日傳教士的工作,不想歷史被淹沒。」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建設「港版朝聖之路」,但他心中清明,「目標宏大,但不應急於求進。一方面要讓愈來愈多人知道,另一方面不想它愈來愈制度化,變成龐大的架構,或一盤生意。」

《先賢之路:西貢天主教傳教史》從人類學角度,詳述西貢天主教與傳統鄉村之間的中西文化交流。/ 《細說深涌:大自然,生態與人的皈依》通過活化三王來朝小堂,復修大自然、生態與人的關係。
《先賢之路:西貢天主教傳教史》從人類學角度,詳述西貢天主教與傳統鄉村之間的中西文化交流。/
《細說深涌:大自然,生態與人的皈依》通過活化三王來朝小堂,復修大自然、生態與人的關係。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設計山旮旯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