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我與五位正接受同路舍服務的無家者再體驗一次「無瓦遮頭」、「風餐露宿」的滋味。但這一次我們不是去「露宿」,而是去「露營」。這讓我不禁反思,露營和露宿的區別是什麼呢?我想當中最大的分別,是有沒有一個回家的選擇。
當我揹着重甸甸的背包,與幾位無家者踏着西貢郊外的山徑時,已不禁想念起我可愛溫暖的家。本身對戶外活動有點抗拒的我,回想當初得知這次由香港外展訓練學校帶領的野外訓練,在三日兩夜的旅程不但不能洗澡,還要在冷絲絲的郊外露營,更要費心準備自己的一日三餐,種種挑戰實在令我為之卻步。
但我想到,在社區中心服務無家者社群,除了要處理派發膳食及生活物資、安排避暑避寒等日常工作外,也要和他們建立信任,才可以進一步加深彼此的關係,從而介入他們的生命,一起尋找改變的機會。而這次野外訓練,也能讓他們戶外求生的共同經歷建立團隊精神,以應對將來不同的挑戰。因此,憑着「與他們同行」的信念,我也鼓起了勇氣,走出了自己的舒適區。
在前往營地的途中,幾位隊員有說有笑,感覺愉快積極,似乎這次旅程也有着一個順利的開始。直至面對擺在他們的眼前的第一個挑戰,真正的考驗要開始了。
挑戰一:踏步半空
看到高聳半空的繩網陣時,團隊中有一半隊員便想要放棄了,一是說害怕這種高度,二是說好像感到身體有點不適,還未開始即打退堂鼓。然而,教練如常的指導他們穿上安全裝備,堅定的語氣也逐漸為他們帶來信心。不久後,第一位隊員帶頭登上高空繩網陣,其他人則在地面交頭接耳,觀望隊友挑戰他們眼中這個不可能的任務。
當第一位隊員完成攀登,示範了這個挑戰的可能性時,更多的隊員也開始嘗試,最終大家都一一戰勝了這個高空繩網陣。過程當中隊員內心還是不免掙扎,可是他們都找到了克服恐懼的方法,其中隊員R本是最猶疑不決的一個,但在隊友們大力鼓勵下,他也勇敢地攀上了高處,一步一步的完成了挑戰。耀眼的陽光映照着隊員R自信的神采,我們每一個人都被這個畫面深深打動。
挑戰二:縱身入海
當然,世事難以事事完美,這次訓練亦有未能完成挑戰的時刻。在旅程的尾聲,教練要求每位隊員從營地的碼頭躍入水中,因為每人都會穿着救生衣跳下,隊員即使不懂游泳也可以嘗試。大多數隊員都期待着這個暢快淋漓的挑戰,唯獨隊員K卻對跳水有着嚴重的恐懼,經過多番鼓勵,他仍無法克服畏水的心理,只能留在碼頭上戰戰兢兢的旁觀,為隊友們打氣。
挑戰三:勇於生活
然而,我相信「成功」並不必然以完成任務與否來定義,而是體現於努力與奮鬥的過程。看到隊員們在這趟旅程中敢於挑戰自我,面對恐懼;也期望他們面對人生未來的種種難關,即使不能一下子克服困難,也能願意踏出果敢的第一步,展現他們在野外訓練時展現的強大意志。
在社區中心的日常中,我不時會遇上一些常常違反社區中心規則、比較「不聽話」的無家者,常常要在中心的實際營運需要與無家者的尊嚴自由之間求取平衡,天天活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角力。這次三日兩夜「離家出走」之旅,不僅讓我重新注入動力面對種種挑戰,亦開始享受大自然的美妙。更重要是,無家者縱然習慣了自主自決的生活,有時會忽略了旁人的感受;但透過鼓勵和支持,他們也能勇於走出自己的舒適區,為團隊以至社群貢獻自己的力量。
現在我更加相信,同路舍的社區工作有了信任關係、目標及信心,加上夥伴的支持,是可以讓無家者生活得更好、更有尊嚴。尤其是回望現在的隊員K,比之前積極正面了許多,會為自己及其他人打算。這改變並非單單來自於這三日兩夜,而是社區中夥伴滿滿的支持和他建立了生命的連結,讓他敢於踏步邁進向前。
以往他們於街上露宿,沒有可以回家的地方。今次我們完成旅程後,可以一起回到同路舍,他們現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