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五月天的晏晝,走在香港仔海濱,海鮮店還未開檔,人們在休憩、緩跑、垂釣。旁邊的避風塘,波光粼粼,吹來暖烘的風,夾雜些微魚腥味。塘內停泊的漁船遊艇、貨輪舢舨隨波漂曳,個別在密集的船隻之間穿梭,找尋狹路,靠岸或離港。兩岸的樓宅大廈,靜默佇立,看着這片怡人景致日出日落。
這是南區標誌性的社區面貌,而香港作為漁港的水上人文化歷史,也銘刻於此。
香港仔避風塘,及其附近地域,包括香港仔市中心、黃竹坑、鴨脷洲等,隨着社會的經濟轉型,歷盡興衰變遷。
這區的城市化,主要在上世紀七十、八十年代進行,時至今日,許多香港仔的建築物經已老化,需要翻新維修、拆卸重建。而數年前蔓延至南區的鐵路網,也正急遽更新沿線的風景。往時香港
仔以至南區的寧靜愜意、和平閒慢、與世無爭的獨特氣氛,點滴流逝,趕上區外的步伐。
但任香港仔四周的變遷有多理所當然,始終有惜舊者。舊時代之於他們不是牽阻發展的包袱,而是當下的本源。他們以各種方式,盡力延續昔日的美好,或讓今人借鑑,或保存社區肌理,又或至少知道自身的過去。香港仔之地名,源自一八九八年港英政府編印的地圖,標示石排灣一帶為「小香港」(Little Hong Kong),後來雖取英國外交大臣之名,易名「鴨巴甸」(Aberdeen),但「香港仔」的稱呼沿用至今。日佔時期,香港仔曾被改名為「元香港」,有「元來(原來)的香港」之意。
是次封面故事,從香港仔—原來的香港—出發,體驗了一場南區的文化旅遊,俯拾水上人的情懷故事;也觀察區內的重大變化,半世紀歷史屋邨的拆遷、市區建設的翻新重整、工業區蛻變成商業區、藝術社羣在狹縫中生成。變遷是這個城市的基調,本不為奇,但凝視着變遷的發生,更能教我們珍惜舊人事物的可貴,更懂得如何成就勝於昔日的新景象,欣賞當下的得來不易。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