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健」筆靈魂
熱門文章
「健」筆靈魂
麥煒和 / 伍杏修 / 李永浩 / Adrian Wong / 林淑員
ADVERTISEMENT

Adrian Wong專欄:想做就去做 生命上集

小孩子充滿童真,行為直接,到百貨公司見到喜歡的玩具或糖果會一手拿起,嚷着要父母買。隨着年齡漸長,這種隨心所欲的行為逐漸減少。年紀再大一點的小孩慢慢學會控制自己,知道不大吵大鬧這個「好」行為不會換來被罰的後果,甚至會換來獎勵。

成長過程中,小孩由一個「想做就去做」的「小蠻牛」變成較有自制能力的年輕人,學會了忍耐和等待。

「延遲滿足」(Delayed Gratification)是指以克制的能力來放棄即時的滿足,從而換取將來的獎勵。

在學校及社會,行為一般都不會獲得即時獎勵─苦讀多時為了應付期末考試;辛勞工作整個月是為了月底才發的薪水等等。延遲滿足的能力是達到社會的生存、紀律和文明的必要條件。腦神經科學發現這種行為的演變與腦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的發展有着密切關係。腦前額葉在頭顱內的額頭位置,這部分不單掌管高等思考、性格,更負責管理情緒和社交等思想行為。

用汽車的煞掣器去比喻,腦前額葉皮質幫助我們將不恰當的衝動剎停,使我們不會「想做就去做」,鑄成大錯。由於這個部分大概到廿五歲才完全發育,這解釋了為何小孩及年輕人的思想和行為都比較衝動。

一些研究亦發現女性的腦前額葉皮質發展比男性快,所以女性思想一般都較為早熟。

在現今競爭激烈的學習環境中,父母的期望和要求應該切合孩子的發展進度和能力,不能急進。因腦部發展需時,兒童階段的情緒管理能力會較弱,世界觀也未定型,長期的壓力及無助感不但會負面地影響他們的心理成長,更可能影響腦部發展。

每個小孩都有個人長處,家長可以因應子女的能力、特質和性格,挑選合適的學習環境,讓孩子的腦筋發展潛能,亦能愉快地學習和建立自信,一舉多得。

下期會和大家討論一下老年人為何會變回「想做就去做」。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