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紅色,在二次大戰時的納粹集中營,是男同性戀者的標記(女同性戀者及女權主義者的標記是黑色),也是被歧視、被壓抑的標記。同樣的粉紅,在今日已經成為性小眾的代表顏色,同志商機名為Pink Money。一個朋友眼中的直不甩女生,一個育有一子一女的媽媽,卻樂意走進一片粉紅之中。「互相尊重是做人的基本,我想身體力行支持性小眾,讓他們不會覺得孤單。」業餘手作人Jenny說。
Pink Dot一點粉紅今年已經是第三屆舉辦,由添馬公園移師西九苗圃公園。上屆超過一萬五千人參與,也令Jenny留意到這個粉紅色的活動。「起初只知道是一個嘉年華,今年有朋友在籌委做義工,我才知道背後的意義。」Jenny讀大學的時候,開始發現身邊有同志朋友。當時是1998年,校內有一些彩虹團體,不知就裏的Jenny問身邊的朋友,為什麼有這麼漂亮的彩虹旗。朋友驚訝地看着她問:「你真的不知道?那是同志的代表,他們想爭取別人接納。」然後還順道跟她出櫃。「我本身覺得同性戀係好正常,因為每個人都有些不一樣,為什麼要標籤大家的不同?」同志朋友會向她介紹伴侶,Jenny直言其實大家都是普通人,就像朋友一樣。
說一句反對很容易
在一個相對保守的年代,在一個同志反而更恐同的社會中成長,Jenny對性小眾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可謂非一般地高。「我試過八卦問一個男同志朋友,為什麼天生喜歡同性。他說沒有解釋,就像我天生喜歡異性,那一刻我就恍然大悟。」Jenny的父母一直教導她做人處世要多嘗試多見識,不能夠人講你就信。「我懷疑很多人在不理解之下就先反對。說一句反對很容易,但是社會上有一羣人因此失去應有的權利、支援,這樣並不公平。我十分支持性小眾爭取他們應有的權利。」
Jenny現職室內設計,同時也是註冊催眠治療師,有感接受治療的個案都有許多負能量,她決定製作一塊簡單的木牌,在牌上寫上最簡單的信息,只希望提醒人們生活中最容易忘記的信念。「愛是平等,人人都可以愛對方,只不過每個人對『對方』的定義不同。愛的感覺不會因為對方的性別而改變。」
問唔一定有 唔問就一定冇
開設公關公司的Amanda,育有一子一女,大仔六歲,小女四歲。今年第一次參加Pink Dot,而且是以義工身份參與,對她而言可謂別具意義。Amanda以往從事時裝行業,她形容工作圈子的同志多到「一地都係」。「我已經很習慣他們的存在,有Pink Dot是一件好事,香港2014年才做第一屆已經算遲。」對於性小眾要爭取多元共融,Amanda坦言不樂觀。「不過我們工作時有一句話常掛在口邊,你去問唔一定有,唔問就一定冇。」
雖然大會本身已經有不少跨國銀行支持,但是幾年來都缺乏一些大型本地企業的身影。相比之下,外國企業更願意投放資源,在公司內部成立性小眾的組織。在香港,反而像Jenny這種個體戶,會更願意身體力行支持。Amanda的公司今次義務幫忙,負責處理公關事務,她表示只是舉手之勞。「公司都是剛成立不久,工作還不算太多。我們平日都要見客,只是見完客順道提起有Pink Dot這個活動,或是打個電話,發一個短訊,看看有沒有人會贊助。」雖然未能成功找到本地客戶,但是為Pink Dot踏出第一步,試一試水溫,也許會令這些本地企業在下一屆改變心意。
原來被歧視是如此難受
Pink Dot一向選擇在星期日這個家庭日舉行,場內設有寵物區及小孩活動區,就是希望有更多家庭願意帶同孩子參加。Amanda的丈夫也十分支持她做義工,更會於星期日帶同子女支持。「籌委逢星期三都開會,我也不是每次出席。不過當我見到原來還有這麼多人,願意為自己相信的事,花費這麼多時間,我覺得好感動。」
在幫忙籌備Pink Dot的過程,Amanda感受最深刻是遇上人生中第一次歧視。事緣仔仔的濕疹發作,而且全部發在臉上。接放學時總有家長注視仔仔,也有家長會好心分享濕疹秘方。不過最令她生氣的一次經歷,是外出用膳時,旁邊有另一個家庭的家長不住打量仔仔。Amanda沉不住氣,要為仔仔出頭。「我跟那個爸爸說,我的仔仔只是有濕疹,已經在醫治。你作為家長,自己也有小孩,是不是應該學會照顧小朋友的感受?我亦因此第一次對性小眾被歧視感同身受。」
世事往往如此,「針唔拮到肉唔知痛」。首次面對歧視可謂震撼教育,假如將來子女也是同志,或者是跨性別,Amanda又是否能夠接受呢?她引用同事曾說過的一句話:「吓?最好唔好啦。」Amanda接着解釋,這個「唔好啦」的背後,其實只是不想子女要面對社會的壓力,自己也不想面對親朋戚友的「噓寒問暖」。「我自己當然接受到,而且反對也沒有用。假如我仔仔是同性戀,我接受他反而多咗個仔,反對的話分分鐘連個仔都冇埋。身邊有朋友到三、四十歲才跟家人出櫃,當中失去了多少建立關係的寶貴時間?到時候我又剩下多少日子與子女相處呢?」
認識世界真實的一面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Amanda是因為工作環境而習慣性小眾的存在。可是孩子在成長的時候,未必有機會接觸到性小眾,而學校總會灌輸所謂主流的觀念。Amanda的兒子從學校裏學會:「婚姻,就是一男一女結婚,然後生小孩。」作為家長,可以如何教導小孩接受不一樣的觀念?Amanda採取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向小孩解釋事實。「假如他在街上或是參與Pink Dot時,見到有男男或女女親吻拖手,覺得與以前學習到的概念不符,我就會從旁解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選擇。我認為沒有必要對小孩隱瞞這些事情,因為現實社會就是這樣,性小眾就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我希望有一日,會有更多同性小眾願意在街上公開拖手,我會為他們感到高興。愛裏無分性別,他們應該為此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