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角唐樓 舊歡如夢】戰前唐樓 轉角特色(附唐樓小歷史)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轉角唐樓 舊歡如夢】戰前唐樓 轉角特色(附唐樓小歷史)

10.10.2015
葉秀雯
周耀恩徐子豪(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old_00

清拆發展繼續進行,引來大眾對這十二幢戰前轉角唐樓的注目,然而當中只有五幢為弧形轉角唐樓。在戰前的舊時代裏,建築的結構及外觀大致上如出一轍,然而興建時各自具有獨特的設計特色,如雷生春般,具備中西建築元素,保有傳統嶺南竹筒屋的韻味,同時有西方外廊式建築的特色,代表雷亮家族的身份地位。其餘較平民化的弧形轉角唐樓,又各自在走廊、雕刻及石匾等細節顯露不同,但總括而言,在裝飾以外,這些戰前弧形轉角唐樓,都具備着以下四個特點:

騎樓柱

騎樓是一種外廊式建築設計,在戰前時代,為確保建築物有足夠的承托力支撐露台建設,需要外加柱子放在街道上,用以承托建築物的重量。由於建築物的露台部分會遮蓋整條行人路,就像騎在街道之上,故稱為騎樓,同時具有遮陽擋雨的功能。

走馬露台

戰前的唐樓,整條街的建築物都是相同高度、闊度,間格也一樣,就像十多幢相連在一起,露台只是象徵式的以隔板作分隔,但是基本上由街頭到街尾的建築物,住客都可在露台上由頭走到尾,連結所有建築,所以俗稱為「走馬露台」。

樓梯

當時唐樓的單位分佈多是一梯兩伙,門口對門口,樓梯大多陡峭而狹長,使用水泥人手鋪建,以致梯級的高度及闊度並不平均,甚至出現凹凸不平的情況。

Art Deco建築風格

1930年代,鋼筋水泥建造技術開始普及,戰前唐樓的建築風格也受到當時全球流行的Art Deco裝飾派藝術所影響,建築物大多混合中西文化的特色,外形更加簡潔,但同時保留了傳統建造細節。以雷生春為例,外形、門窗等都以傳統建造特色為主,卻摻入不少ArtDeco元素,如走廊扶手的甕形瓶裝飾。

過去開埠 華人生活

唐樓,最早可追溯至香港開埠之初,中國內地及本地農民人口緩慢增長,當時的英國政府開始劃分土地,將西營盤一帶地方建造屬於華人的居所,中國人住的就是唐樓,歐洲人住的就是洋樓,空間較狹小,相對洋樓來說,設計較為簡陋,沒有西方的古典宮廷式風格。發展至今,唐樓基本上已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停止興建,取而代之的是更現代化的高樓大廈住宅屋苑,然而在一些舊區如深水埗、西營盤等地方,還可見到一整區的唐樓建築。

究竟是如何分辨唐樓呢?上一輩流傳下來,說沒有樓梯的就是唐樓,有樓梯的是洋樓。實際上唐樓泛指十九世紀後期至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之間興建、高度不超過六層的樓宇建築。在這一百年的演變裏,唐樓大可分為四個時代,包括十九世紀後期的維多利亞時代、二十世紀初的愛德華時代、以第二次世界大戰作分水嶺的戰前現代及戰後現代,而現存的弧形轉角唐樓,都屬於1930年左右建成的「戰前現代」建築。

曾經訪問過一些老街坊,問到他們是否了解街角的建築都呈弧形,他們都說建基於中國風水的迷信之上,認為圓潤的線條沒有銳角,不會造成煞氣,對整個社區來說,有效保持社區和諧。

old_07

唐樓小歷史

維多利亞時代(18401900年)

建造特色:以磚頭及木材建造,採用斜形屋頂以便疏導雨水,一般不過兩層高。
例子:現時香港僅剩下中環威靈頓街120號,現時納入市區重建局的活化項目計劃之中。

old_08

愛德華時代(19001920年)

建造特色:以英泥為主要建造材料,最高只限四層,大多有懸臂式露台。
例子: 灣仔藍屋、綠屋, 現已被活化, 成為香港首個採用「留屋留人」的保育項目。

old_09

戰前現代(19301940年)

建造特色:以鋼筋水泥製造,開始引入西方的Art Deco建築特色,大多混合中西文化的建築特色。
例子:雷生春及同德押,前者被活化成大學中醫藥堂,後者已被清拆,另有太子道西190號一帶的唐樓。

old_10

戰後現代(19501960年)

建造特色:二戰後的建築層數限制提升至六層高,建築外形沒有省掉所有裝飾,顏色也以灰白為主, 一切從簡。
例子:灣仔永豐街,被私人業主購入部分層數,翻新成服務式住宅。

old_11
葉秀雯
周耀恩徐子豪(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