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遊維港】公共空間共享藝術 在香港你摸到又坐到的世界級雕塑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藝遊維港】公共空間共享藝術 在香港你摸到又坐到的世界級雕塑

180222_habour-art_og-2
180222_habour-art_web-1

添馬公園突然出現一個大南瓜!黃色皮,黑色斑點,那是真的嗎?可以吃的嗎?當然不。這個南瓜是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的招牌雕塑《Pumpkin: big》,在日本四國地區直島也有類似的一個。但大南瓜為何突然到訪香港的維港海岸,成為港人拍照勝地?

香港藝術中心主辦的「藝遊維港Habour Arts Sculpture Park」由今天起至4月11日,將於中西區海濱長廊、香港演藝學院、西區花園及香港藝術中心展出21件國際級雕塑,讓公眾免費欣賞。雕塑走出博物館,卻走進了大眾的生活,形成連場有趣的藝術互動。

雕塑「真落地」

小朋友圍住南瓜雕塑亂跑、路人匆匆走過、一家人在作品前拍照,這全是香港不常見的城市樣貌。策展人之一,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藝術總監Tim Marlow如是說:「在公共空間展出雕塑,大眾也會成為藝術品的一部分,他們可以直接觸碰作品,形成立體的空間。」

Jenny Holzer(美國)《常理:自由是奢侈品而非必需品》,2013
Jenny Holzer(美國)《常理:自由是奢侈品而非必需品》,2013
Hank Willis Thomas(美國)《Ernest and Ruth》,2015
Hank Willis Thomas(美國)《Ernest and Ruth》,2015

美國藝術家Jenny Holzer的參展作品名為《常理》,一共四張白色的大理石長櫈。櫈上各自刻有不同的中文字句,包括「自由是奢侈品而非必需品」、「金錢造就品味」等。Tim認為這個作品的有趣之處,在於市民只當作是一張普通長櫈。「他們不知道這是一件藝術品,就這樣坐在長櫈上望着海港。」但這一個行為已經賦予作品新的意義。常理就是被忽視的?還是我們已習慣活於古怪的常理之中?

另一位美國藝術家Hank Willis Thomas則在香港藝術中心門外,製作了兩個以卡通對話框框(Speech Bubble)為主題的作品,一個放在場地門外,另一個放在大樹旁。他表示對話符號象徵着與大眾對話:「當市民拍攝我的作品時,就像與藝術品進行一場對話,亦啟動了藝術品的功能。」每個展演場地也是獨特的。在香港的公共空間展出,若然缺乏公眾參與的話,藝術品的生命力便不再完整。

Hank Willis Thomas(美國)《Truth Bubble Sign Tree》,2015
Hank Willis Thomas(美國)《Truth Bubble Sign Tree》,2015

公眾與建築對話

除了與公眾接觸,Tim Marlow認為雕塑也同時與本地的建築對話。英國極簡主義雕塑之父Rasheed Araeen為是次展覽特別創作了《Hong Kong Blues》。藍色的十字型線條,與中銀大廈的標誌性設計結合,無論站在哪一個角度,也看到不同的高低起伏。

同樣是英國藝術家的Michael Craig-Martin卻在海濱公園豎立了一枝名為《Gardenfork (magenta)》的粉紅色叉子。從正面看是一個可愛的園藝叉,但從側旁看,卻只剩下一條幼窄的直線。他打趣道:「香港的高樓大廈也是這樣啊。從遠處看,非常細小;走近看,高大無比;但從側看,原來十分狹窄。」雖然這件作品曾在其他國家展出,但來到香港,藝術家卻找到作品與環境之間的聯繫,與香港對話。

Rasheed Araeen(英國)《Hong Kong Blues》,2018
Rasheed Araeen(英國)《Hong Kong Blues》,2018
Michael Craig-Martin(英國)《Gardenfork (magenta)》,2017
Michael Craig-Martin(英國)《Gardenfork (magenta)》,2017
Tim Marlow(左)與Michael Craig-Martin(右)介紹園藝叉雕塑時,認為作品與香港的建築有相似的地方。
Tim Marlow(左)與Michael Craig-Martin(右)介紹園藝叉雕塑時,認為作品與香港的建築有相似的地方。

香港力量

雖然大部分作品也出自國際級大師的手中,但亦不缺本地藝術家的蹤影。曾敏富的《Before Collapse》以腳掌雕塑反思人口不斷擴張的世界、黃國才的《Asteroids & Comets》則以六件金色的鋼造雕塑象徵宇宙與生命的起源。黃榮法的《時・針(已逝某天的時間囊)》、何冠廷的《[[x]]》與王志勇的《舊燈塔的回憶》也以各自以擅長的材料,如大理石、鋼鐵及LED燈板,製作出別具特色的本地雕塑作品。

「香港擁有一個優秀的藝術家群體。」Tim Marlow多次強調,本地藝術家的雕塑讓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整體的藝術氣氛亦在近年漸變成熟。本地藝術家製作了傑出的作品,大眾又會與藝術作出怎樣的互動,創造出怎樣的公共空間?

黃國才(香港)《Asteroids & Comets》,2017
黃國才(香港)《Asteroids & Comets》,2017
曾敏富(香港)《Before Collapse》,2017
曾敏富(香港)《Before Collapse》,2017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