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畢明
熱門文章
畢明
Finer Life
ADVERTISEMENT

權力的瘟疫

02.04.2020
《屍戰朝鮮》

“Most people don’t believe something can happen until it already has. That’s not stupidity or weakness, that’s just human nature.”― Max Brooks, World War Z: An Oral History of the Zombie War

《地球末日戰》,有人說是瘟疫蔓延時的必看電影之一,我不以為然,卻最記得上面的教訓。人,總不願意在看見棺材之前防止流淚,總學不懂在見過鬼之前怕黑。

最令人難過是人性的執迷不改:別人見的棺材,不算,別人見的鬼,不怕,總之不是自己看見的,就不相信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這才可怕。

新型冠狀病毒,明明在地球這一邊鬥得沸騰,歐美那一邊,卻還不懂得前車可鑑,有所防備。要等到疫情之火燒到埋身,還未知驚,還未從已經在火坑多月的災民身上取經,only can believe something can happen until it already has。太遲。

至撰文這刻,意大利已死了廿三位醫生,六千多名市民。二〇〇三年美國出兵攻打伊拉克,那場仗美英軍方陣亡人數為四千多人。

新型冠狀病毒是全球一場傷亡慘重的疫戰。

倫敦朋友說城市像一個死鎮,超市貨架上,蛋、意粉、蔬菜被恐慌掃光,奇怪地,大家好像忽然知道蔬菜有益;朱古力卻留下大量,還剩一些預先煮好的ready-made meals,都欠人問津。

酒吧、餐廳、戲院、劇院,都暫停營業,辦公室沒有人,都在家工作,城市差不多停擺,只有零星落索幾間食店還做外賣,一種詭異的安靜。

他驚心動魄的發現,明明城市已經景物全非,卻有一半竟然人面依舊。這邊的人嚴陣以待,那邊的卻像放公眾假期。他知道美國法國的情況也一樣,民情一分為二,很瘋狂,大家都進入不了大家的狀況,年輕人說”If I get coronavirus I get coronavirus”,玩咗先算。

“Not stupidity or weakness, that’s just human nature”。棺材和鬼以外,最可怕是沒有學到任何歷史教訓。明明見過疫症和掉以輕心的悲劇,竟然還要重演。

“I’m going to stay in. Because the longer I stay in, the quicker it’s over”,朋友說,我在香港也這樣想,撐醫護,留家中,少社交,不聚餐。

未必是《地球末日戰》,但瘟疫中應節必看我同意一定是喪屍片、喪屍劇。由《權力遊戲》到《屍戰朝鮮》,喪屍課題太多啟示,太多反省,太多穴位提醒我們那些是執迷不悟的人性。

要封罩門,要把死穴練強壯,不讓歷史重演,杜絕瘟疫冷笑,唯喪屍片。

《權力遊戲》開宗明義,是關於稱王之不擇手段,吃子弒父,White Walkers是一種權鬥下的滅絕工具、自衞終自毀的大殺傷力武器。人類把不該出現的帶進人類世界。

《屍戰朝鮮》異曲同工。喪屍由人類一手創造,為了權力、為了勝利、為了戰爭的邪惡產物,喪屍,說穿了是「權力的瘟疫」。

第一季已看得欲罷不能,《屍戰朝鮮》用官能暴力,說一個弄權家族海源趙氏的嗜血內鬥,再顛覆一個帝王家族的故事,帝王家,當然是世上最具權力的核心。海源趙氏為了權勢,冷血暴行冇人性,這家人根本已是冇人性的喪屍,也是一羣擇權而噬的腐敗怪物。

如果第一季是關於「噬權」,第二季是關於「棄權」。世子李蒼,俠之大者,仁之勇者,戰勝權力的瘟疫,戰勝人性的執迷,不靠鬥智不靠鬥力,唯靠不嗜權,捨己。

瘟疫來到要光復全世界,值得再細嚼英國財爺Rishi Sunak 的紓困演辭:”Now more than at any time in our history we will be judged by our capacity for compassion. Our ability to come through this won’t just be down to what government or businesses do but the individual acts of kindness that we show each other…

We want to look back on this time and remember how in the face of a generation-defining moment we undertook a collective national effort and we stood together. It’s on all of us”。

隔周刊出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