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選舉結果- 泛民代表吳國昌、高天賜、區錦新連任成功,蘇嘉豪成最年輕議員,非建制派代表林玉鳳當選】
投票率為57%,14名當選人分別為:麥端權、李靜儀、施家倫、高天賜、何潤生、區錦新、梁安琪、宋碧琪、吳國昌、林玉鳳、黃潔貞、蘇嘉豪、鄭安庭、梁孫旭。
澳門第六屆立法會選舉9月17日(本周日)舉行,全澳30萬選民可透過手中選票選出14名直選立法會議員。四年間,澳門出現反離補法案運動,上月風災揭示政府失當。非建制的各路人馬如何看今日澳門的公民意識與廉潔情況。
1999年回歸以來,議會分成三大板塊─商界(博彩業/同鄉會)、傳統建制派與泛民。上屆建制一方佔議會10席,主要來自商家、社團,以至擁有龐大財政資源作為後盾組織;相反,非建制派陣營主要以監督政府為其施政重任,資源較貧乏。
四名非建制派候選人—區錦新、蘇嘉豪、林玉鳳及洪榮坤,以爭取廉潔與民主作旗幟。一場奪去10條人命的風災,暴露政府管治嚴重失誤,對於明天舉行的立法會選舉的選情,仍是未知之數。
青年民主派蘇嘉豪:增加議會透明度
蘇嘉豪是24組參選名單中年紀最輕的第一候選人,今年26歲,現任新澳門學社理事。四年前他在台灣完成大學畢業歸來,2013年在區錦新名單的第二候選人,無緣當選。上屆泛民得票是歷年出現下跌。今年社團與賭業商人傾力選舉,年輕聲音能否進入議會,還看年輕民主派能否進入議會。
上屆立法會選舉後半年,2014年推出針對高官離職福利的《候任、現任及離任行政長官及主要官員的保障制度》法案(簡稱:「反離補」),結果引發7000人包圍立法會,而反離補案運動的中堅大多是年輕人,其中有蘇嘉豪的身影。
澳門政改被譏為「龜速」,直選議員由12名增14名。2014年民間發起公投選特首。
「我就是年青人,最感受到他們的焦慮與鬱鬱不得志。」他指,社會上位置最尷尬,是一班大學畢業後投入社會10年以內的年青人,他們在經濟增長未能獲益。澳門公民意識增強,年輕人亦想增加資訊流通,網媒有《愛暪日報》獨立報道,但蘇嘉豪分析指出,紮根的問題制度上透明度不足,而導致資金補助的流向,公眾亦不知如何監督。
「澳門的立法會議會透明度不足,只有大會是開放,其他是閉門會議,記者不得進入,公眾無從得知討論過程;而澳門傳媒獲政府資助,我這類民主派,這四年間受主流媒體封殺。」蘇嘉豪過去兩年辦網台、做政策研究,在其他網媒撰稿。
過去的風災,一度斷水電,釀成10 人死亡,特首崔世安成立由司法官組成的委員會撤查,蘇嘉豪認為立法會有職權去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傳召相關的人上來,調查事件,「社會的動員向立法會施壓,要令立法會真正的開放」。
外界剖析澳門大局,均認為風災對非建制的選情沒有幫助,而蘇嘉豪也同意,但希望藉着公民意識的提高,比上一屆投票率高。
「澳門本身的政治文化植根得很深,很難因為一件事件去動搖,但我覺得這個風災提升了澳門人,特別是年輕一代,八、九成出來做義工的都是年輕人。他們的公共意識,特別是對於社區的關懷與互助。老實說,現在也只是停留在社區的層面,但我們希望將這個層面提升到社會,甚至是政治的層面。」
民主老鬼區錦新:民主仍然遙遠
2013年,區錦新退出由他一手創辦的新澳門學社,今年自組名單參選。訪問之前,區錦新原來曾有不參選的念頭,理由很簡單:「我想抽多啲時間陪屋企人。」然而,最終打消念頭,理由也簡單:「街坊叫我選,佢哋話如果我唔選,以後就唔會再喺議員辦事處搵到『議員』了。」
當了16年議員,區錦新與拍檔吳國昌被稱為「民主新」、「民主昌」,成為澳門的民主標誌。區錦新指出,普選仍然爭取,今次出選是急市民所急。他深感未來四年是迫使政府會否興建大量資助房屋(社屋與經屋)關鍵,2013年政府將居屋貨尾1900個單位接受申請,有4萬家庭申請,「澳門有350公頃填海地,亦收了很多涉貪土地與閒置土地,市民希望建公屋,但與發展商有關的議員,就不想興建太多,怕影響樓價。」
他斬釘截鐵說,民主精神沒變,他更強調利用解決民生問題來導入民主,目前是需要積聚力量,貿然爆發民主運動,並不是好事。「香港的追求民主是為生存,但澳門的追求是為改善生活,兩者根本唔同。」
民主老鬼總結澳門回歸快廿年的民主進程,99年何厚鏵當選時是「鴉雀無聲的,沒所謂吧,能人好人就行了」;事隔十年,市民開始有反彈:「為什麼我們不能投票?」另一方面,區又認為政府表現不濟,令市民覺得我們需要有民主,官商勾結的的醜聞,亦喚醒澳門人對民主的追求。
區錦新網上批特首要求解放軍救援是「小題大造」,言論備受質疑。
港澳爭取民主的步伐不同,區錦新指是經濟發展有關。香港雨傘運動到今天,年輕人的抗爭越見激進,區錦新認為香港年輕人面對一個問題:由一個國際大都會,下降為一個中國大城市,過程中很多優勢在消失中。
「2012年香港做了一個統計,25歲以下的年輕人他們的薪酬中位數十年不變,十年不變即是一直在下跌,在這個情況下,年輕人會覺得死路一條的,這是迫出來的。澳門是相反的,澳門回歸之後,由一個小鎮向現代化都市來邁進,這個過程中最得益就是年輕人,我們整體私薪酬由4千多升到1.89萬,大幅提升,在這個情況下,年輕人有沒有不滿?」
災後揭示政府混亂,區錦新認為不會有利民主派,當權者習慣「派錢」,的確可以舒緩不滿情緒,說到底澳門市民還是「罵可以繼續罵,但不容易轉化成一個對政府不滿的一個政治參與,未必能夠做到這個作用。」
區錦新災後網上撰文,崔世安求解放軍求助是「小題大造」,區承認「用詞不當」,預計或多或少會影響選情。
律師洪榮坤:先廉潔後普選
「就算我請你食飯,你都唔好因為咁就投票畀我!」
這句說話,上周選舉論壇,洪榮坤不斷追擊建制派,堅持要求他們辯論施政前須向選民講這番話。
洪榮坤是一名大律師,第二次參加立法會選舉,上一次他僅得848票落敗。今年他捲土重來,他坦言要改變現時社會的不公平現狀,如果不能「入局」,有多大理想與抱負,均是空談。「為了下一代,選民應該提升自己質素,向賄選說『不』。」
每逢選舉臨近,坊間總是出現大量如「請食飯」、「請去旅行」等現象,洪榮坤不怕得罪選民,他坦言今年落區派傳單,有長者問「有沒有紙巾送」,對此他感到反感。他將問題推敲,澳門更只會變成有錢就可當特首及當議員的社會,這根本就失去了民主社會所追求的目的。
賭牌於2020年陸續到期,商界積極參選,冀增加影響力。
洪榮坤認為,現時澳門政府的行政效率偏低,施政方向與執行力度,均與市民的期望有明顯落差,而落差正反映政治體制出現問題,若然體制不改,只會原地踏步,政府根本沒有改善空間。推崇選舉廉潔,並認為有了廉潔的選舉制度,才能邁向落實雙普選。
一場風災後,洪榮坤認為揭示的不單是政府的腐敗,而是整個社會氛圍。「傳統社團什麼也好,包括一些學者,什麼也找政府派錢,來來去去也是政府有錢就派,不管人死了派錢,財產損失的我也派錢,派錢減低民怨,如果我們生活在這樣的社會中,我們會覺得可能是市民的悲哀、年輕人的悲哀,年輕人沒有辦法可以站出來發聲。」
「我們只是清理垃圾也好,維持社會正常的經濟活動也好,這是一個事後的補救,但事前是否一點措施也沒有?」洪榮坤這樣層層追問下去。
中間派林玉鳳:政府無章法 倡專業議政
曾任職電視台記者的林玉鳳已第三次參加澳門立法會選舉,上兩次落敗,上屆獲5200票,只差1100票落敗,今年捲土重來。她坦言繼續參選,因10多年前出現的社會問題仍未解決,證明政府根本沒有積極處理累積已久的問題,即使有提出,也像是敷衍了事,說過便算。
林玉鳳是一名大學教授,她推崇將專業獨立的聲音帶進議會,在她的候選人名單中,有醫生、文創工作者等專業人士。上屆外界質疑她有「河北省政協」身份,同時她又倡全面普選,是偽民主派。她說自己「相對偏向建制」,但她會堅持理念,澳門中產期待改善民生。
她以城市基礎建設做例子,「10多年前已講舊區重建,講解決水浸問題,但為何10幾年過後,一個風災折騰,又再將政府千瘡百孔的過失,表露無遺。」更離譜是政府還是「故我」地採取用錢解決問題的方式,雖然用錢確實解決了不少問題,但卻同時說明,政府在處理問題上,沒有章法。
另外,林玉鳳關注澳門的民主發展,她建議澳門2024年實施立法會議員與特首選舉隻普選。選舉臨近,林玉鳳每天馬不停蹄落區探訪,「澳門的不公不義仍然存在,而改變制度就是最有效解決不公不義的方法,所以我要透過民意授權進入立法會,改變壞制度。」
(特約記者 司徒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