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路思義紀念教堂(1954-1963)
貝聿銘仍在地產公司工作時,美國基督教大學聯合董事會特別委託他設計台中東海大學的路思義紀念教堂,以紀念《時代雜誌》、《財富》、《生活》雜誌創辦人兼傳教士亨利路思義。由於貝聿銘曾在上海一所基督教中學讀書,就讀哈佛時又曾參與聯董會在上海籌建的大學項目(最終未建),因此有些淵源。最後齊肯多夫特准貝聿銘接下這個項目,亦成為貝氏第一個海外建築。
無柱無樑 建構即空間
這間教堂外形特別,整座建築沒有任何支撐柱,只靠四塊彎曲薄片(lamella)組成。貝禮中解釋:「基本概念是他把兩隻手放在一起,創造了這個形狀,就像雙手合起來祈禱。很簡單,但又相當複雜。這是一個美麗的教堂,我大概二十年前到訪過一次。建築物外部有美麗的釉面瓷磚,所以建築顏色非常溫暖,如果只用混凝土的話,下雨時表面會變得非常黑暗,而建築裏面的混凝土格子看起來也很漂亮。」
記者很驚訝這種精密結構會出現在電腦誕生之前,不禁反問:「為何你爸爸想得出來?」貝禮中亦風趣回應:「嗯,很多人都問這個問題。我也一樣,我不喜歡他天生就有的那些能力,但這是真的。」東海大學爭議貝聿銘是設計者的證據教堂面積不大,只有約五百個座位,但整項工程歷時七年。一九九○年代起研究貝氏建築的台灣建築師黃健敏仔細解說當中故事。黃健敏指出,貝聿銘最先發表的教堂設計是木製結構,後來因為經費和技術問題暫停計劃。最終有賴台灣結構工程師鳳後三出手,用數據證實薄片結構的可行性,並建議將木結構改成鋼筋混凝土,終使教堂順利動工。
而教堂外部的黃色面磚亦有一段故,黃健敏相信是時任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陳其寬的貢獻。「磁磚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中心有一個凸起來的圓點,有人說這是台灣鄉土建築,為甚麼呢?因為台南有很多清朝房子,清朝用泥土蓋房,下雨會把房沖垮,所以黏貼面磚防水。但要如何把磚固定在泥土上?便用釘子固定。怕釘子生鏽怎麼辦?把灰漿塗在釘上,它就變成一個凸的點。」
黃健敏提到早年台灣民眾爭論,東海大學校園規劃到底是出自貝聿銘還是陳其寬之手,「有一張照片可以知道陳其寬並不是建造這座教堂的要角,為甚麼呢?因為在落成典禮上,貝聿銘坐在第一排,陳其寬坐在第二排。可是陳其寬很有心,他一輩子都把當年做路思義教堂的模型帶在身邊,可以證明說他有介入這件事情,而且如果沒有陳其寬,房子也蓋不出來,因為他人在東海。」黃健敏認為貝聿銘是負責東海大學規劃的顧問,而幫忙執行的人是兩位建築師陳其寬跟張肇康。
王蕾在策劃M+展覽時,亦梳理了這段東海大學建築爭議,她相信貝聿銘是東海大學設計者。「我們特意放了一封信,陳其寬寫信給貝聿銘說『IM,這是我們的決定,讓我們開始吧。』貝聿銘是他們的上司,信上寫有貝聿銘建築師的名字,所以你不能說貝聿銘沒有參與設計。只是當時他仍然在齊氏威奈工作,那時候沒有Zoom、沒有傳真機,他如何在台灣和紐約同時工作?這當然需要當地建築師幫忙。」
幸而紛擾的爭議,無損路思義教堂在現代建築史的重要性。黃健敏指出美國Getty Foundation在二○一四年選出全球十座應當保存的現代建築,路思義教堂是唯一一幢獲選的亞洲建築。這座教堂的四扇牆壁似乎獨立佇立,但實質上透過玻璃槽和小巧的領帶結構連接,構成絕美的「一線天」屋脊。更重要的是,建築如此複雜精緻的同時,兼具抵擋台灣颱風和地震的功能性。黃健敏認為貝聿銘生命中興建的兩座教堂都符合功能、結構、美觀,這三個優秀建築的必備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