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式微說了好幾年,要是還對XX已死這句說話有所不憤,不如告別犬儒,奮力無間天天上路。王家衛說:「回顧不代表念舊,前進的唯一方式是記得自己的過去。」在剛過去的2016,我們可以看見怎樣的前路?
1)雨傘備忘
電影作為城市記憶的拼湊,身為香港人,始終關心雨傘如何透過電影表述。雨傘後遺沒有因時間而沖淡,《十年》雖然2015上映,但在2016奪得第35屆金像獎最佳電影後,有超過 30 個民間組織,在港九新界自行組織社區放映活動。其後更多雨傘電影出爐,即使再也無法正場上映,但陳梓桓《亂世備忘》和應亮《九月二十八日.晴》均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及爭最佳劇情短片,陳耀成的《撐傘》於「亞洲協會」的放映遭臨時取消。港大學生林子穎、黃頌朗合作的《未竟之路》則從港大學生的角度拍攝。許雅舒的雨傘期間攝製的《風景》完工,聞說由正義聯盟黨以藍絲角度出發的《血傘》亦於年尾以60萬預算開始籌備。這些電影告訴我們,沉澱愈久,雨傘記憶愈是豐厚。
2)民間放映 遍地開花
這是講究連結渠道的時代,林海峰在叱咤頒獎禮台上,都明言:「而家唔興大台啦。」《十年》放映,散落社區,但走出電影院的概念,早已開始蔓延。「社區院線 HK Community Cinema」每周兩場電影,講明針對受政治打壓而不能在主流院線上映的電影。除了個別獨立電影(尤其與社會議題關係密切的)一直尋求發放渠道,不少民間放映均以交流和討論作招徠,「筆記電影會」嘗試激盪思潮;透過連結社區的「藍屋放映會」;以得定主題舉辦的「64電影放映會」,還有sell浪漫神秘的「海邊睇場戲」等等。不同地點,不同主題,不同方向,脫離主流影院的放映,更多是人與人之間的事。
3)電影節崛起
繼放映無大台,近年電影節愈辦愈多,開始有數之不盡之感。不同路線,就是看你會否在路上遇上同路人。本來香港國際電影節等大型電影節,就是主流電影外的品味之選,但閱讀電影的方式何止一種。女影香港電影節、人權紀錄片電影節、香港同志電影展、國際聾人電影節、香港社會運動電影節等由議題出發,以藝術擴大小眾的聲音。InDPanda 熊貓國際電影節、香港獨立電影節、電影節發燒友Cine Fan等,不同取態的藝術角度,開拓觀眾的電影視野。法國、德國、意大利,還有來自倫敦的薩蘭托電影節等盡見地方電影特色。發掘新人的除了鮮浪潮和IFVA,為電影系畢業生而設的平地電影節也日漸受到矚目。
4)澤東25年
回到主流電影的舞台,王家衛在澤東25年交出《擺渡人》為在新年前上映,務求新一年前可以渡人渡己,有說是擺渡香港,也有說是渡他自己。《擺渡人》以中港台混雜的語言,以合拍片的味道,拍出對澤東往日的電影的自嘲,或曰致敬,或曰翻炒,炮製成滿滿的雜錦火鍋。裏面不是金樓的溫柔鄉或英雄地,不過是落水人的浮台,在俗艷的場景中一個醉生夢死的驛站。電影貫徹的,大抵是保持了觀眾對澤東作品的爭議激情。或許有大半觀眾對王家衛大跌眼鏡,不過大家又是否記得他前一年才在大都會博物館《中國:鏡花水月》時裝展,以個人美學的認知和國情的理解,助展覽策展人安德魯博爾頓(Andrew Bolton)避過一場文化災難。或許走過上海與香港黃金時代的他,終究選擇了承接這個迎面而來的世代逆轉。
5)銀河影像回勇之作
《樹大招風》在金馬獎獲得五項提名,贏得最佳原著劇本和最佳剪輯獎之前,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口碑譽滿全城。電影起用三位新導演許學文、歐文傑、黃偉傑執導,卻由杜琪峯、游乃海監製保有銀河影像的叙事風格,節奏明快,人物風格鮮明,不拖泥帶水。杜琪峯近年透過鮮浪潮積極培育電影新人,是次埋身合作,再次開啟了電影圈風格傳承的可能。更重要的是對香港宿命的隱喻仍然針針到肉。九七前三位風光不再的大賊因爲一個謠言勾起重振雄風的心癮,卻死於各自的個性缺憾。無論觀眾認為是警世寓言還是悲壯宿命,”Trivisa”(《樹大招風》英文片名:意指佛家所指貪、嗔、癡三種煩惱),都在結尾《讓一切隨風》的輓歌中超渡過去。
6)導演新生代
什麼時候開始,新導演的成功作品,已漸漸跳出類型片的套路。自《狂舞派》的成功,或許鼓舞了更多導演相信,真誠的題材比起娛樂消費的類型更值得投資,《點五步》以港版《KANO》的姿態,改編自本港首支華人少年棒球隊「沙燕隊」擊敗日本隊伍,奪得香港少棒聯盟公開賽冠軍的真人真事,延續熱血之路。可惜低成本製作無償勞動「頂爛市」為人詬病,但參與製作的團隊不少人為導演發聲,同時道出推廣棒球和電影的苦況,也打破青春、熱血、勵志的票房毒藥。令人期待什麼時候輪到蠅量級世界排名第1的神奇小子曹星如傳奇。同樣以200萬低成本製作《一念無明》,以16天完成,導演黃進獲得金馬獎最佳新導演,金燕玲獲得金馬獎最佳女配角不在話下,金馬獎中黃進向編劇女友示愛的一句:「劇本係電影嘅靈魂,而佢就係我嘅靈魂。」紅遍網絡。連帶電影中演技精湛的方皓玟的歌唱事業也重新受注目。電影不但以都市病躁鬱症沉重入題,更出現劏房、宗教、雙非、等社會議題。雖然電影無從逐一細探,但弱勢社羣圍繞身邊的正是豈止一種議題。電影實為年度有心之作。
7)紀錄片新趨勢
主流上映的香港紀錄片向來寥寥可數,但華語紀錄片節時有培養出社會關懷的紀錄片導演。但今年出色的紀錄片漸為公眾受落。張經緯自《KJ音樂人生》打下基礎,《少年滋味》從九位熱愛音樂的年輕人訪問,寫下關心年輕人的香港家書,訪問中有淚有笑的,有世代隔膜。在世代斷裂的當下令人不無反思。《子非魚》導演黃肇邦新作《伴生》,則從老病出發,無論是走在人生邊上的心境,還是身邊人的牽絆,都給予生命、還有社會對老人病人關顧的反思。如對這些作品有興趣,正籌辦得如火如荼,即將於來年舉辦的香港紀錄片影展同樣值得關注,以八十年代至1997的作品梳理香港紀錄片脈絡,呼應觀眾對電影的要求,早已超越娛樂的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