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蛇口的石漢瑞回顧展開幕當日,狂風暴雨,但仍然吸引大批香港設計師特地上深圳看展,他們起碼佔場內半數的參觀者,設計師兼收藏家胡兆昌(John)是其中之一。他自稱是除Henry本人和他的秘書外,最熟悉Henry作品的頭號粉絲。他於大一設計學院讀設計,初期心儀陳幼堅、李永銓等設計師,但當他正式入行後,才發現原來這些設計師背後,還有一座更高的高山,那就是Henry Steiner。John一講起Henry便眉飛色舞:「他已經是三、四代之前的人,但他的設計現在看起來仍然很摩登,一點也不過時。」
剛巧,我也是John所開的Instagram專頁”Modernism Hong Kong”的粉絲。顧名思義,他在專頁上載大量現代設計品收藏,以香港四十年代起的平面設計為主,如包裝紙、海報、書刊、紀念品,當中不少是Henry的作品。
他跟Henry的認識,也是緣於收藏。「有一天我在上環摩羅街買了一個牛奶公司的包裝盒,和幾本HongkongBank的年報,於是我發電郵問他那些是否由他設計,他很友善地回覆說:『我也很久沒有看到這些東西了!』結果,那包裝盒不是出自他手,但牛奶公司的商標是。」我們到訪John的辦公室,看到Henry為HongkongBank設計的年報堆積如山,其實亂中有序,他甚至連公司名片、信封、信紙等也分門別類地收藏,果然是最瘋狂的粉絲。
香港設計其實很精彩
John形容重新審視這些藏品,如像打開一個時間錦囊,大大衝擊他的設計觀:「當我研究Henry的設計時,見到他運用很多幾何圖案和重複骨架,顏色上,他設計的商標經常只用上單色或雙色。但現在的logo也好,海報也好,總是有很多複雜的顏色和構圖,彷彿沒有這些元素就沒有設計。」他展示了一張九十年代美國運通的雜誌內頁廣告,A4大的白色頁面,卻只有一張只佔約半頁的照片,其餘都是空白。「當時的老闆能接受這樣的設計,現在卻不行了。」他再翻出一本1977年HongkongBank的年報,封面是衣車正在車縫一個阿拉伯數目「7」字,打開內頁,是模擬車布的反面,再翻到封底,是一個縫好了的7字,而把書封面打開,正是兩個7字,1977年的意思,John讚嘆:「這簡直是天『橋』!」
雖然設計界奉Henry為神,但John指很多年輕人其實都不認識他,因此他希望透過自己的藏品,帶人重新認識香港設計大師,為本地設計正本清源:「很多時候外國人會問,什麼是香港設計,或者有人會想起紅白藍,沒有錯,那是香港設計,但它不是全部。假如我們回到六十至八十年代,那時的設計好正!我經常說,假如香港從來沒有Henry Steiner,陳幼堅和靳埭強將會很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