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老人科】生命時鐘 認識身體的奧秘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高齡社會

【認識老人科】生命時鐘 認識身體的奧秘

21.03.2015
插畫:Don Mak
222

無論你是否長者,無論你是否需要照顧長者,只有還活着,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老人,卻不是每個人都了解身體不同部分是如何老化。我們邀來了腦神經科專科醫生麥煒和,以及本地老人科專家梁萬福醫生,詳盡解釋人的身體是如何經歷老化的過程,以及如何應對這些轉變。

「青春,真可愛,青春……」

那麼,青春的相反衰老,究竟有多可怕呢?
讓我們以一天的作息來比喻人生,假設早上6時晨光初現是嬰兒的出生,凌晨12時是人生的落幕,在這十八小時的生命時鐘裏(香港人均壽命約為八十四歲,對應生命時鐘每小時便相等於大概四點五年),人體的各樣機能會不斷出現變化。從起初嬰孩的低位發展到如日中天,我們稱這階段為「發育」;到後期的頂峰回落直至衰亡,便是「老化」,五臟六腑、感官、認知等各個系統,其老化的先後次序與速率都有所差別。以下便是閣下生命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bscov.indd

在一天裏,正午12時(生命時鐘裏大概等於二十八歲)的陽光最猛烈,但別以為這亦是一生中生命力最旺盛的階段,因為人體的心肺功能已於半小時前(大概二十五歲)從高位回落,然後在餘生逐漸衰退。此外,腎功能也會在這個小時內開始由盛轉衰,肝功能的退化會稍稍遲一點,大概始於下午2時半(約四十歲)。比起其他五臟六腑,腸胃是最能「抗衰老」的器官,牙齒若果可以的話,很多老人家其實仍能保持與後生仔不遑多讓的消化能力。

至於感官功能,它們受老化影響的次序分別為下午3時後(約四十至四十五歲)開始衰退的視覺、下午5時後(約五十歲中葉)開始衰退的嗅覺、黃昏8時半的聽覺、晚上10時的觸覺、及將近11時的味覺。

上午11時半(大概二十五歲)是人類生殖力的頂峰,女性的生殖力會於12時半(約三十歲)開始回落,男性的則是下午2時半(約四十歲,這「延誤」部分是由於社會因素)。人體的肌肉量過了中午便會逐漸流失(大概二十五至三十歲後),骨質流失也會在下午4時以後加劇(即五十歲後)。大腦掌管的認知功能,開始走下坡會是下午3時半(約四十五歲)以後的事,唯一例外是語言功能,通常能維持到晚上10時以後(約七十歲)才出現衰退。

衰老的定義

由此可見,人體的老化程序,在壯年甚至青年(即是生命時鐘的下午或中午)已開始啟動。根據生理學家克洛德.貝爾納(Claude Bernard)提出的理論,任何生物也必須依賴穩定的「內環境」才能維持生命,以人類為例,我們有頗為固定的體溫、血壓、體液的酸鹼度、電解質含量、微養分等等,這些加起來便構成人體的內環境(Internal environment)。假使內環境出現重大變化,身體的運作及新陳代謝便會受阻,令個體無法生存。造成內環境變化通常是外在環境的變化,例如酷熱、嚴寒、乾旱、輻射(地球是很危險的),為了應付這些變化,人體各個系統也會預留若干的後備修正功能,即是所謂的適應力,目的是外在環境改變時仍能保持內環境盡量不變,避免個體死亡,但假若內環境變化超出自身的負荷能力,便隨時有生命危險了。

我們可以將貝爾納的理論引伸來解釋生物的老化現象,隨着各種功能衰退,人體內環境的修正能力便會逐漸減弱,所以對環境變化的承受力亦會每況愈下,身體原本可以應付到的,對老化了的個體來說卻是足以致命,結果,個體能夠承受的環境轉變,只會隨着身體機能衰退愈收愈窄。除了外在環境壓力,會嚴重衝擊內環境的還有各種感染和疾病,人體也是依賴自身的修正能力來抗衡疾病引致的內環境轉變,老年人的承受力已大不如前,現在屋漏更兼逢夜雨,老弱殘軀實在難以負荷,所以他們因病死亡的機率便遠遠拋離年輕人。

故此,衰老了便較易死、較易病,及較易病死。

前文敘述的生命時鐘流程,加上內環境修正的理論,正正吻合了演化學巨擘梅納德.史密斯(John Maynard Smith)對衰老(Senescence)的定義──「累進、廣泛及引致死亡機率遞升的功能障礙」。某程度上,生命時鐘亦是一個末日喪鐘,隨着喪鐘一分一秒倒數流失,每個人的生命也是不斷地衰竭,每個人也是不斷地步向死亡。然而,對人類這種已經從生物界自我抽離的生物來說,很多自然法則委實已不再適用。

醫學的第三個紀元

俗語有云:「因住收尾嗰兩年。」這中國文化史上最刻毒、涼薄的詛咒(尤其現在正值歲晚新春),內裏其實有一番苦口婆心的涵義和睿智。觀察所得,人類的死亡率並非如史密斯預測與衰退階段作線性(Linear)遞升,而是一直保持在極低水平,到七十五歲後才突然爬升,這模式在生物界是絕無僅有的──由於某些原因,人類似乎已打破了生物演化的宿命。

在發達國家,人均壽命自十九世紀便不斷上升,尤其是二十世紀初段,人均壽命在數十年間已從五十歲增加至七十歲,在二十世紀後段,雖然人均壽命上升有所放緩,但最終仍增加了十年到大概八十歲。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中葉的進步可歸功於公共衞生的改善,從而大大減少傳染病引起的死亡,那是現代醫學的第一個紀元。醫學第二個紀元始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醫學界致力研究治療疾病的方法,例如心血管病、癌症等,目前我們擁有的醫學科技,也要拜過去數十年醫學家的努力所賜。

部分人或許認為,人均壽命從昔日的六、七十歲,延長至如今的八、九十歲,是由於醫生違反自然,替本應就木的老人家「吊命」,將死亡強行推遲了十多廿年,但這樣也會將慢性病的痛苦延長十多廿年,是靠害人類多過造福人類,猶幸事實並非如此。醫學雖然把病患的生命延長,卻沒有增加他們因病產生的殘障,數據顯示,六十五歲病歿的長期病患者,離世前的殘障期(Dependency)平均是兩至三年,至於八十五歲病歿的慢性病患,他們死前的殘障期也同樣是兩至三年(所以要「因住的」永遠是收尾嗰兩年,不是十年,也不是廿年)。換言之,醫生確是延長了老年人的生命,但過程中並沒有以延長殘障為代價,現代醫學賦予他們的,是額外十多廿年高質素的生活。

無可否認,經過兩個紀元百多年的發展,現代醫學在預防及治療疾病上已取得相當成就,但要應付生理上及病理上的退化,包括衰老,醫生可以做的實在聊勝於無(雖然診斷退化我們都很擅長)。在二十一世紀,醫學發展即將步入一個全新的紀元,未來的着眼點會是如何減慢退化、阻止退化,甚至修復退化,人類要征服衰老,便得寄望醫學家的研究成果了。

插畫:Don Mak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高齡社會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