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過去的數碼革命,到了今天的The Revenge of Analog,我們很容易用了一刀切,非數碼便是模擬的二分法。
有朋友說自己擁抱黑膠唱片,對串流數碼音樂不屑一顧,但談起聽音樂的習慣,他說先會在YouTube上試聽,如果覺得好,便找唱片來聽。他雖自稱「analog友」,但現實中卻利用了網站渠道去發掘音樂,數碼其實已經存於他生活中。
追本溯源,所講的「數碼」,其中最重要的精髓就是將「連續的切斷」,即是所謂從原子世界轉成位元(Move bits, not atoms),以位元做傳輸和收藏,把佔據物理位置的東西化為”0″ 與”1″,這就是數碼技術的硬道理。
不過,如今看來,數碼革命除了將模擬轉化為數碼之餘,位元(bits)也多了一重碎屑、輕薄、短暫、快速的延後影響,我覺得這才是深層次改變了日常生活。
譬如我問,今天的黑膠唱片發燒友,是否有耐性像我們昔日「坐定定」,一口氣聽完唱片的A面和B面?即使是黑膠上45分鐘以內的音樂,對現今大部分人來說都覺得太長,因為數碼革命影響至深,讓我們習慣了YouTube上三、兩分鐘的短片、iTunes上shuffle的「跳歌」功能,人人嚷着速速「轉畫」,定不住神。
所以,其實即使有所謂「老派科技的逆襲」(《The Revenge of Analog》一書的中文譯名),很多時候都是形式上,本身卻含數碼精神。我反而會用高價值和低價值來決定數碼和模擬作取捨。就像年前David Bowie逝世,在網上有人說,「平日買CD,但《Blackstar》這張遺作,就一定要買黑膠了……」此話甚是。對於一些相對低價值的東西,當然可以數碼搞掂,但深愛的,就老虎都係假,要嚴陣以待。
之所以我們會不惜代價,買炒貴N倍的門票看現場音樂會;從南飛到北看北極光─你可能透過Viagogo訂音樂會門票,用攜程訂機票,但行動始終是analog的,因為你知道,數碼的輕、薄、「不靠譜」、唾手可得,都不是最大的價值,這就是「反數碼」精神。
同理,透過Netflix去煲劇,一口氣專心看三、五集,都可以說是給日常生活給碎片化後的平復─如果不是淨化的話。我認為混合了數碼和模擬,知道自己相信的價值,從而跟隨,就是最好平衡。所以,別再問我「模擬或數碼?」。「我重複多遍不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