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點心」,我們對它的期望好像一向流於「重餡輕皮」。
就像「一盅兩件」不能沒的蝦餃,我們會追求蝦「餡」大隻、鮮爽;叉燒包不論大小,掰開後「餡」噴香流汁,展現肥瘦參半、形如指甲片的姿態。及至年輕一輩構想新派點心,切入點也多是「餡」,像加黑松露、花椒,試着把味道做得不同,紮實地為點心增值。
「但粵式春卷講求『香脆』,那就須『重皮』了。」成功為中菜廳保住三星多年的主廚陳恩德師傅,對事情總有睿智的見解,「很多人說點心是千變萬化,但說穿了,只是在既定形式中做出新組合。」他隨即把話說白,指形式即是「皮」,從而引證細緻處理好「皮」的必要性。
大概如此,德哥手底的春卷,不論餡做成大路的蒜蓉鮮蝦,還是特色的黃湯雞絲、乳鴿芋泥、黑松露蟹肉或彩椒牛柳絲,穩穩包捲在兩圈半的黃金春卷皮裏,脆而不硬,鬆而不散。城中曾有中菜主廚不諱言說,最美味的春卷必數德哥出品;一下子,春卷再也不是立春的傳統食物、唐人街的思鄉點心,而是升華為一種口腹之欲。
春卷的名字,似乎已道明美味的學問在於「捲」:先放一點餡,皮左右向中心摺,先略緊的捲一圈,然後略鬆的繼捲一圈,「不能捲太多。」剩下約半圈以生粉水封口。德哥說,春卷一定不能包太緊,須騰出一點空間,油才可在浸油時走進去,「一定要用細火『浸』,而不是『炸』;最尾才用猛火逼出油脂。」他道出春卷脆而不膩的要害。
之後的上碟也有講究,德哥偏好斜切起角平放,除了餡料外露更誘人,「你還得考慮廳面的同事,如果直放,春卷容易倒下,或者同事會因此慢慢行,結果春卷上枱時,早就變『雞肋』了。」
春卷本是尋常小吃,見諸越南、印尼、台灣等地;但如果把它看成「點心」的一環,則精進空間處處,如用料、如調味、如手藝、如蒸炸時間,「一定要經過用心思考、時間求證,四個範疇不能缺一。」
龍景軒
中環金融街8號香港四季酒店4樓
3196 8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