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的《我城》寫於一九七四年,以七十年代香港為背景,從不同人物及其周邊的生活事情,以童趣的筆風描寫「我城」面貌,此經典小說今日讀來歷久常新。今年「我城我書」社區閱讀計劃選了《我城》為年度選書,並以廣東話錄製《我城》有聲書。目前已有三章內容在網上發布,供公眾免費收聽。「我城我書」亦請到作者西西,拍片自述《我城》在接近五十年前的創作經過。她提到,《我城》是寫給青年人看的小說。
是次《我城》有聲書,是西西第一部有聲書。「我城我書」表示,《我城》共十八章的內容,將由十八位知名香港作家及藝人歌手朗讀。有聲書將在《我城》有聲書網頁及香港有聲閱讀流動應用程式「知書APP」上發布,暫時已能在網上收聽三章內容,分別由何麗明、黃裕邦和黃怡等三位聲演,現尚餘十五章陸續有來。
西西自述《我城》創作經過 「寫給青年人看」
「我城我書」亦請來西西拍片自述《我城》在報紙上連載創作的經過。她回憶,初寫《我城》,是想創作與眾不同的小說,「文學珍貴之處在於創作,我應該創作,創作就是寫特別的東西,與眾不同,才能顯出努力的方向。」當時在報章流行的小說,多以成人的語言思維寫成人的世界,反之,「沒有人講青年人的事,沒有人理會青年人的世界,因此我應該寫給青年人看,寫他們的生活,寫他們的世界。」故此,西西《我城》文風總是充滿着童趣,用童話化的手法描寫香港。
西西認為,《我城》另一特別之處,在於「除了文字之外,還有插畫,插畫由我自己畫」,「我每天寫一千字,配一幅圖」,然後直接交給排字房的職員。其時交稿方式與今日用電腦一鍵傳送大不同,亦花更多時間氣力,「當時很多人說交稿很辛苦,我卻不以為意,因為能寫稿我就覺得很快樂。」《我城》邊寫邊發表,起初連作者都不知結局,但一直寫了一百天,就完成了這部經典著作。
何福仁透露西西長篇新作《欽天監》
西西好友何福仁也特地為「我城我書」撰文,談《我城》小說。何福仁指出,寫於四十五年前的《我城》,多年來出版過四個繁體中文版本,每個版本均有不同,以洪範書店一九九九年的出版最為完整。他另外提到西西的近況,她年近八十三歲,雖然大小病纏身,每天要吃不少藥,但仍然閱讀寫作;疫情期間,她更少外出,愛上看《慶餘年》和湯唯的《大明風華》等古裝劇。
何福仁又透露,近年西西左眼患黃斑裂孔,做過手術後幾個月讀寫困難,「但她又戰勝了,重新執筆。」去年底,她完成了十六萬字長篇小說《欽天監》,以康熙一朝為背景。
有聲書以外的《我城》活動
除了有聲書,「我城我書」為了《我城》這本年度選書,還設計了中英文的《我城》教學資源,並正籌備文學散步公眾活動,以及永久網上展覽,展出《我城》和西西的作品。此外,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將在今年十二月舉辦 「浮城的故事:西西國際學術研討會」,深入探討西西的文學成就。
「我城我書」計劃活動詳情
網頁:https://zh.onecityonebook.hk/
有書聲專頁:https://zh.onecityonebook.hk/audio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