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沒變,有些事情變了。
中環老牌西餐廳Jimmy’s Kitchen近日重開,新址位於一樓,吃海派西餐的客人有窗景可以看了。相較於昔日南華大廈,新址畢打行的侍應、客人都年輕了。空間變大,餐廳裝潢深木色調大略沒變,入口處多了圓形吊燈、添了三原色幾何玻璃、鏡面天花板,巧用視覺錯位帶我回到九十六年前、戲院里華人行的回憶。
述說一間餐廳的故事,不一定靠主廚的菜式;透過空間的百葉簾、壁板、圖案襯墊,亦能重塑其百年風華,為再度開業的心意辯白。
在緬懷與前進之間
成立於一九二八年的Jimmy’s Kitchen就像一位老紳士,曾與香港人共度「三年零八個月」日佔時期,還有六七暴動、金融風暴、沙士,以及新冠疫情,經歷數度換舖、轉手、休業,看盡香江面容變遷。
昔日餐廳內的印度乾咖喱雞的辛香、印裔富豪夏利萊(Hari Harilela)每次盛讚不已的畫面,對室內設計師Hernan Zanghellini而言印象鮮明。他 試着揣摩老紳士的個性與心意,認為「他」不受時代羈絆,對未來前景是樂觀的;於是沒有一味複製舊店的標誌式裝潢,反倒是把有着積極精神的「裝飾藝術(Art Decoratifs,簡稱Art Deco)」,融入至新店設計,就像拱門窗框、大理石花紋磚等,優雅、精緻卻不失親切,讓誰也感受到「他」要續寫傳奇的決心。
「其實我們還融合了Art Deco往後(即上世紀三十年代後)流行的偉大設計主義,如抽象主義、包浩斯主義,好比餐廳曾與香港一起經歷不少時代大事。」Hernan Zanghellini如此詮釋他的創作風格。
復古設計,誠然不是新鮮事,近年更廣見於大小餐館、咖啡室之中,但它不斷在進化,並以不同當代混搭元素表達出來,就像這裏的正廳,以淺木牆板搭配美國胡桃木百葉簾,私人包廂的壁板更跳脫地染成全黑色,讓到訪的熟客或區內白領,都能輕鬆自在。
Hernan Zanghellini也貼合趨勢,按用途把餐廳劃成多個用餐區域,如早餐區、雞尾酒吧、開放式廚房、卡座區等,風格力求簡約,所用物料、布材、色調則迥異,共融交織,既為新店帶來活力和新氣象,也好滿足當代客人多變的用餐需求。
美食同樣歷久彌新
店子不盲目販售情懷,不但從室內設計有迹可尋,由土生土長的總廚Russell Doctrove主理的餐牌亦可見一斑。
Russell不諱言,這裏不少海派西餐美食,如俄式基輔炸雞(Chicken Kiev)、法式洋葱湯、甜品火焰雪山等,都是八、九歲時的他和家人慶祝佳節的美食,在腦海依然有深刻印象;但部分種類、做法等,也許不合時人胃口。他以童年最愛的基輔炸雞作例,「上任後,我翻看庫存食譜,發現用麵包糠『先炸後焗』的做法未能完好地保留肉汁。」於是他添加「分段靜置(rest)」的做法,並配搭自家製蒜頭香草牛油汁,昇華這道傳統菜的滋味。至於慶祝場合不能沒有的火焰焗雪山,他則改用意式方法打發蛋白霜,內配自家製開心果及車厘子雪糕,讓經典得以歷久彌新。
當然也有些不能撼動的經典菜, 如俄羅斯牛柳(Beef Stroganoff)、羅宋湯(Borscht),「尤其是後者,那道帶紫粉紅調的羅宋湯。」現時依舊以紅菜頭為主,酸香怡人;待穿黑白制服的侍者熟練從旁添一勺酸忌廉,用湯匙稍稍拌勻喝,依然是數十年前的老好滋味。
抬頭看,那侍者也許不是當天熟悉的模樣,幸而辛香仍在,彷彿昨日。
Jimmy's Kitchen
中環畢打街12號畢打行閣樓
2526 5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