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介】為何香港是張愛玲流徙生涯裏關鍵的一環?港大教授黃心村出版《緣起香港:張愛玲的異鄉和世界》 重新梳理香港與張愛玲的半生緣 成張學的重要突破
著名作家張愛玲一生三度到港,最初是大學讀書時期,再來是遠赴美國的中途站,最後一次重訪,她心裏也知是訣別。然而,在香港的歲月成為這位傳奇才女的重要寫作底蘊,事至今天,依然有新發現和考證。
今年,新書《緣起香港:張愛玲的異鄉和世界》剛出版,由香港大學文學院比較文學系教授黃心村執筆,重新梳理香港與張愛玲的半生緣:「香港是她(張愛玲)流徙生涯裏關鍵的一環。」
求學歲月 港大開放和澄明:張愛玲生逢其時
黃心村研究二十世紀華語文學,曾撰寫《亂世書寫:張愛玲與淪陷時期上海文學及通俗文化》,今次出版新書,把研究範圍定在張愛玲與香港的淵源,其中尤其重視張愛玲於港大求學的經歷。
一九三九年,張愛玲入讀香港大學,短短兩年半,親歷港戰與淪陷,終未能在港大順利畢業。黃心村曾為港大籌備張愛玲百年誕辰紀念,翻查不少檔案資料,書中有兩章分別以歷史系教授Norman Hoole France(佛朗士)和中文系教授許地山為中心人物,花上不少篇幅描寫生平事迹,細說他們的人文學養如何影響當時教學氛圍。值得一提的是,這兩位老師和張愛玲同樣都是由外地而來,於香港結緣。
張愛玲分別師從二人研習歷史和中國文史學,加上其時社會變遷,教育改革,黃心村形容張愛玲這段求學歲月「恰逢港大校園裏一派空前的開放和澄明」,表示:「年輕的張愛玲潛心讀書,對社交和社會活動都不熱衷,但在這個轉折點上到了港大,是她生逢其時。」
張愛玲的小說與現實查證 八百元獎學金的故事
此書大量運用文本細讀,並以檔案資料比對,試圖提出不少新討論,例如是張愛玲可曾領受八百元獎學金的問題。
黃心村提到,受〈燼餘錄〉啟發而試圖挖掘佛朗士和張愛玲的師承關係。其中她發現,在張愛玲基於〈燼餘錄〉而寫的後期作品《小團圓》及《易經》,都提到一個「八百元獎學金」的故事:《小團圓》中,安竹斯先生寄了郵包給九莉,合共八百元,手簡便寫着是私人的獎學金;《易經》更有布雷斯代的整封信,同樣提及對於密斯盛給予私人設立的獎學金。
因此,黃心村從兩本小說的敍述提出疑問:「假如把安竹斯和布雷斯代都看成是佛朗士的化身,那小說敍述中的八百元究竟有幾分是歷史真實?」不過,她追查這段情節的真實性,表示既是私人獎學金,港大檔案未有紀錄。但她回歸文本,如《小團圓》,依然感受到九莉對安竹斯死亡的感情和遺憾。
張學新突破:誰是張愛玲喜歡的外國女作家?
此書另一重點相信落在第四章〈與斯黛拉.本森同遊:張愛玲的英文課〉,不少評論都認為黃心村重新挖掘鮮有討論的外國女作家Stella Benson與張愛玲的關係,成為張學研究的一大突破。
黃心村翻閱一九四四年三月十六日的上海《雜誌》報道,引述張愛玲於「女作家聚談會」上講到的一句話:「外國女作家中我比較歡喜Stella Benson。」
關於這位Stella Benson(斯黛拉.本森),過往有過不同搜尋資料,卻未有清晰結論。黃心村嘗試從這位作家重構張愛玲的文學關係網,其中不少疑問,例如誰是Stella Benson?寫過什麼?張愛玲與本森的文字相遇,發生在哪裏,在哪個時間點上?
作者重新整理張愛玲龐大閱讀量的背景,翻查當時港大英文系的閱讀書單,文學院教學和圖書館藏書等,抽絲剝繭,推論張愛玲是從港大第三位校長康寧爵士捐贈的幾千冊藏書中接觸到本森的作品。
黃心村於書中提出:「對張愛玲影響最大的英語作家,在當年基本上被劃分到『中等趣味』(middlebrow)的作家行列中。」例如毛姆便是「帝國秩序下的中等趣味」(imperial middlebrow),黃心村指,本森同屬此列。
她由此推及論述香港的人文大環境和殖民地的寫作和閱讀文化,並分析本森的經歷和著作思想,尤其從文本中比對本森與張愛玲的寫作筆觸,兩者如何描繪魔幻的香港,衣飾服裝描寫的意義等,以及兩位作家在異鄉旅途上滿目蒼涼的經歷,試圖對照:「我想到的是,旅程何其艱辛,是怎樣的毅力和信念使得在顛簸中也不懈怠,孜孜的寫下那些文字,畫下那些速寫。旅途中的文字,是帶着尖銳的觸角的文字。旅途中的速寫,也是敏感而脆弱的線條。旅途中的傷痛是最切膚。」
這個嶄新的閱讀及評論角度,無疑開拓了張學領域。張愛玲與香港千迴百轉的因緣,彷彿說也說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