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藝術家張欣媛(左)和高松子Boroka Kopacz(右)
灣仔會展正舉行熱鬧非常的Affordable Art Fair,而靜謐的對面海牛棚藝術村則同時上演一場雙人畫展《轉折點》 ,原習視覺藝術的兩位年輕香港藝術家張欣媛(Mary)和高松子(Boroka Kopacz)聯手呈獻師從92歲水墨畫家黃配江後的作品變化。畫作旁邊沒有銀碼,只有一封她們寫給對方的信,說明自己繪畫時的想法、狀態與突破,分享真摯而純粹的喜悅和困境。今日(19日)是展覽最後一天,下午三時將舉行藝術家座談會,若有興趣的讀者記得把握機會。
Mary說:「這可能是一種刻板印象,我作為一個香港無名藝術家。那些藝廊離我很遙遠,與我作為一個藝術家沒有聯繫。」Boroka緊接着說:「也和一般人沒有聯繫,很遺憾藝術有時被過度提升。中間存在一個差距,但明明大家都有權走向藝術,藝術是一項人權。」
當水墨融入西畫 「開始使用黑色、雙手並畫、不再填滿畫布」
Boroka:「黃配江(黃伯)教我們很多哲學的東西,例如動作、執筆方法、呼吸,更多是關於藝術創作的動機⋯⋯西方的自由表現藝術(free expressive art)很多時利用一些外在化學物質如酒精、藥物令自己進入狀態,但中國書法的哲學是說你只需要靠正念、活在當下,不需要靠傷害自己的健康去創作。這對我來說很有力量,尤其對於我一個來自西方的人來說,我全家都是藝術家,家人說你要原諒藝術家酗酒、壞脾氣,因為他們是藝術家。但在中國,藝術家不可以這樣,因為你的性格都反映在畫中。」
Mary:「這是一張明信片,我寫給Boroka,我為這幅畫做了什麼,右邊是傳統的作品名、媒介,左邊是不止是作品標題或主題,而是我經歷了什麼,例如這一幅畫是我第一幅用黑色的畫,因為跟黃伯上堂後,跟他學書法之前,我從沒有用過黑色,傳統的油畫都不用黑色。但當我反思,看着自己所有畫作,發現自己連黑色油彩都沒有,但上堂後,我打開一個新世界。」
Mary:「每一劃都是有原因,這是黃伯教我們的。因為中國書法每一筆都有頭、中、尾,就算是簡單的一點,都分成三部分,不像西方會隨意繪畫。這是兩種取態,我選擇探索中式畫法,希望令畫作更有深度。」
Mary:「這是拼貼畫,我想表達所有手邊物件都可以作為素材,只要你的動機是想做一幅好的藝術便足夠。這是我在午飯時間,拿手邊的雜誌創作出來的,這種方式可以一直做下去,做到永遠。」
Mary:「這是我很早期畫的作品,是在跟黃伯上堂之前的畫。這是我第一次知道什麼是藝術創作。我被老師限制只能用三種顏色,現在我知道原因。我從這幅畫的創作過程學到很多,我學會控制,有時因為限制,更能推動你的創意。」
Boroka:「我所做的就是每隻手拿一枝畫筆,左右手都是,黃伯亦是這樣做。因為我是左撇子,黃伯問『那你的右手怎麼樣? 用右手畫畫。』我說我不能,黃伯說沒有不能的事。所以我開始放手,當我真的用雙手畫畫,我的右手竟然和左手一樣做出同樣的反應,看起來幾乎兩邊畫出來是一樣的。所以大腦真是太美好了,我沒有計劃任何形狀,這些形狀就這樣出來了,我稱這系列為《so it begins》,因為它們是從一個點開始,一筆過完成的。」
Boroka:「這是我遇見黃伯前的畫作,這封信我和Mary說:『你有沒有經歷過同一時間快樂和悲傷?』當時我正經歷大改變,因為要搬遷工作室。」
《轉折點:張欣媛和高松子的畫展》
Turning Point: Paintings Exhibition by Boroka Panna Kopacz & Cheung Yan Wun, Mary
日期:即日至5月19日
地點: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1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