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盡人性光暗面 湊佳苗創作變奏曲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道盡人性光暗面 湊佳苗創作變奏曲

PROFILE──湊佳苗,1973年出生於日本廣島,擅寫懸疑推理小說。2007年憑《聖職者》獲得推理小說新人獎,代表作包括《告白》、《贖罪》等。
PROFILE──湊佳苗,1973年出生於日本廣島,擅寫懸疑推理小說。2007年憑《聖職者》獲得推理小說新人獎,代表作包括《告白》、《贖罪》等。

《告白》和《贖罪》描寫謀殺案件,重點不在尋兇,反在深謀遠慮的母親如何籌劃復仇大計。湊佳苗創作的小說,人為了存在感殺童弒母,開日本犯罪小說先河。

長長直髮披肩的湊佳苗定必是個沉鬱的小說作家吧。

書展期間她應邀到港舉辦講座。四十六歲、已為人母的湊佳苗站在記者眼前,聲線嬌柔,思維有條不紊,手指卻不時捽衣袖減壓,接受訪問像小學生入學面試,跟想像判若兩人。湊佳苗創作靈感澎湃,出道十一年,寫下二十多本小說。為何起初的小說主題總是那麼沉重?「我不是想寫灰暗的故事,只想寫復仇的故事。那是我想知的故事,滿足了自己便不寫了。」湊佳苗的小說分數個階段,母親復仇、故鄉尋根,近作又寫出少年光明一面。她的創作像兒時玩角色扮演,滿足了便轉型。

《告白》於週刊文春"Mystery Best 10"獲第一名,亦於「書店大獎」中得到第一名。
《告白》於週刊文春”Mystery Best 10″獲第一名,亦於「書店大獎」中得到第一名。
《贖罪》探討人性深處的罪與惡
《贖罪》探討人性深處的罪與惡

題材幾番變改

廣島出生的湊佳苗性格開朗,長大後在淡路島當家政課老師十一年,婚後育一女,在關西過着美滿的生活。突然遷到城市生活,只因追夢。「《告白》本身是2007年一個推理小說比賽的參賽作品。我一直想做編劇,寫小說,尤其喜歡神秘的小說,一定要遷到城市居住找靈感。」

《告白》一鳴驚人,故事女主角的女兒被故意拋到泳池遇溺,活生生浸死,母親為復仇混入學校任職老師,不惜用「愛滋針」恫嚇疑兇。當中還有被寵壞的學生殺死自己母親的橋段。2010年小說改編成電影,繼《大逃殺》之後,細緻刻劃學生的陰暗面,打破「小童」一定是可愛、母親一定愛子女的定理。

《告白》創作十二年後,足不出戶少年弒父弒母的新聞不絕,校園欺凌有增無減,《告白》及《贖罪》好像日本社會的預言書。湊佳苗初期創作復仇小說,中期的《望鄉》有她在廣島、淡路島的影子,到新作《Broadcast(ブロードキャスト)》將焦點轉到中學少年心事,由暗黑到光明的作品,令人猜想曾任老師、身為人母的湊佳苗作品是否「私小說」?

「你有沒有被欺凌?」相信不止我一位記者曾這樣低聲問她。「哈哈,我不會透露小說哪些是真,哪些是虛構,因為我一旦說出,大家只會集中在我的個人經歷。只可以說,小說中有我的經歷,也有想像。究竟我有沒有被欺凌呢?我不會說的。」湊佳苗瞇起雙眼微笑說。

小說《告白》被改編成電影後亦口碑載道,並曾代表日本角逐奧斯卡金像獎外語片獎。
小說《告白》被改編成電影後亦口碑載道,並曾代表日本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寫小說只為滿足自己

湊佳苗厲害之處在於極為多產,她近乎每年創作兩本小說,作品改篇成電影或電視劇,總是大受歡迎。她說寫母性、島上親情,到今日少年赤子之心都為了滿足自己。

「當初我創作《告白》,寫的人生好灰暗,我想下一本樂觀一點。寫過灰暗,便認識了灰暗,寫母性、寫故鄉、寫父子關係,創作滿足了自己,之後便不寫。」湊佳苗說。她曾形容自己三十歲的生活是「自言自語」,白天她是一位普通主婦,早上6時起牀為女兒準備便當,然後洗衣曬被,下午買餸,在家中收郵件。這位尋常主婦習慣每天晚上10時至凌晨2時創作,「只有晚上,我才可以進入自己的世界。」

本身是偵探小說迷的湊佳苗為了創作《告白》,她參考了很多殺人、拐帶和販毒的真實案件,在美滿的現實中思考殘酷,就連女兒也成了她的幻想對象。「現實中,女兒正常地成長,我卻在平和生活中看到很多悲傷的新聞:『為何世界有這種差別?』正因有小朋友,我會幻想如果事件發生在自己身上,怎麼辦?」

在黎明前,湊佳苗可以盡情沉溺在自己的幻想,但日常生活想得太入神,有時會抽離不來。「有時我去買餸,我會想『如果我是主角,會買怎樣的餸菜』。在超級市場碰到街坊,她們會對着我驚訝地說:『你的樣子很恐怖哦』,才把我帶回現實。」

2018年出版的《Broadcast(ブロードキャスト)》是湊佳苗最新的作品
2018年出版的《Broadcast(ブロードキャスト)》是湊佳苗最新的作品

女兒從不知道結局

湊佳苗應新聞社之邀,在報章定期連載《Broadcast》小說,一改沉鬱風格,寫尋夢少年,去年出版合訂本。湊佳苗的粉絲大為驚喜:新作完全不像湊佳苗的風格。她透露,創作初期完全不知今日小孩在想什麼,現在每人都是低頭看手機的「個體戶」,為了寫《Broadcast》,她每天到麥當勞偷聽小學生對話,才能描繪小說中少年的心理。

湊佳苗的確有很多面,在現實世界中她是有名的小說作家,也是一位母親。她熱愛自由,腦海想東想西,對女兒亦保持距離感。她說,女兒在中學總是被問到「那小說的結局怎樣?兇手是誰?」女兒總是回答:「從沒有看呢。」

作為母親,怎會不想女兒欣賞自己作品。「我當然期待她看,還以為女兒口硬,會偷偷看,怎料她真不知犯人是誰!呀,那我就知道,原來女兒真的沒有看呢!母女可能就是這樣。」湊佳苗輕描淡寫,沒有憤怒,就讓母女之間保持微妙的距離。

「她想看便看吧,上到大學可能會看呢,真不知道。」在她的幻想中,女兒終有一天會看她的小說。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