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說,現在關心世界很難,因為世界很亂。
好友說,現在了解世界很難,因為資訊很亂。
尤其香港,新舊傳媒好像各有各的風土病,身為讀者,有時更要像記者,讀到一些新聞之後不敢直信,要去核實,求真。咩世界?
說到公信力,資訊質量,好像還是某些資深品牌靠得住。關心世界,好像他們比較有信譽和前瞻性,好似係。倫敦的《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總有少少定海神針的作用,但很多人嫌它內容比較太嚴肅、太學術、太乾硬、而且太多字……但我唔理,推介朋友們看《經濟學人》。不是文字版。時代既然是數碼年代、來到影像年代,《經濟學人》也認清當代資訊文化,受眾生態演進,求變增值。《Global Compass》系列是他們的新動作,以影像為本,十數分鐘的短片,獨到專題,探討別人未必探討、未必如此探討的。看完總有「長知識」了的充實感,時間沒有白花,腦袋吃了有營養的東西。”Information is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is power”說得有點過頭了,當資訊氾濫,優質資訊才不是山埃或junk infos、才是知識,才是food for thoughts。
安樂死,太多爭論,太多審判,太多石頭,但《全球指南針》偏向虎山行,找到一個比利時真人真事,一個「成功申請」安樂死的廿四歲年輕人Emily,她抑鬱痛苦得每天生不如死。她說當我們看到那影片時,她應該已不在了。想死、試過自殺,每一天每一下呼吸都是極刑,經專家評估,似乎死對她才最合乎人道。有些人生理健全但需要另一種拔喉,以結束生命來尊重生命,可以嗎?她的摯友、親人如何接受,那些負責診斷評估她安樂死申請的專家,又有沒有什麼掙扎,什麼考慮?生死契闊,太多反思。
我又認識了Boyan Slat,荷蘭仔,小鎮長大,勁年輕,90後,The Ocean Cleanup的CEO,專門清理公海上無人理會的廢膠垃圾,靜靜保育海洋,年青有為。簡單點說,Ocean Cleanup研究海洋潮水流向,放入人造海岸線,讓廢膠自聚再收集再造,為海洋大掃除,有效減低人類和工業發展於海洋帶來的環境和生態傷害。每年800萬噸的塑膠流入海中,無盡的飄浮到三不管的公海地帶,每年至少100萬隻海鳥、10萬隻海洋哺乳類動物,死於塑膠污染。太多雀鳥魚類是食膠食死的,吃了碎膠死不掉的海產會身體中毒,融入食物鏈之中,人類惡果自食,免疫力、嬰兒先天缺憾、癌症等的病變風險機率增高。這名後生仔,決定與海上廢膠宣戰,解決全球忽略的膠污染問題,贏得多國領導、科技及工程界專家熱心支持,更獲得世界來自四方八面的資金肯定。今年才22歲,他是20 Most Promising Young Entrepreneurs Worldwide、聯合國environmental accolade最高榮譽獎最年輕的得獎者,連制定外交政策也預他一份,列他為Global Thinkers之一。即使他的方法不盡完美,但已先在日本試行,世上有這The Young Man and the Sea 的故事真好。
Jerry Seinfeld曾嘲諷說”It’s amazing that the amount of news that happens in the world everyday always just exactly fits the newspaper”。
當然不會,你有心,你要關心,一定可以超越新聞紙的篇幅。
《Global Compass》還有關於《無敵金剛》的故事,記得經典美劇有岳史迪上校(The Six Million Dollar Man),受重傷之後裝上高科技義肢變成了超級英雄。原來歐美的義肢技術已日新月異,因意外或病痛傷殘,接上高科技義肢讓人可以重獲活力尊嚴,這些”body builders”,叫一名截肢老伯說,他再次感覺:活着。太厲害是科技正邁向把一個電子膝蓋提升到有一部Harley Davidson電單車的動力,病人傷者變成Iron Man不是夢。
美國人類學家Margaret Mead說得好,”Never believe that a few caring people can’t change the world. For, indeed, that’s all who ever have”,令世界變好,從來靠幾個願意關心的人。至少肯定,不是靠漠不關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