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慧恩《鏡花微塵》舞蹈與文本背後 從肉身之苦到人若微塵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林慧恩《鏡花微塵》舞蹈與文本背後 從肉身之苦到人若微塵

06.06.2024
梁俊棋,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PROFILE
林慧恩,「霏主流」創辦人,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主修中國舞。多年來參與各類型演出,包括二○○八年北京奧運開幕式前表演儀式,並編創不同舞蹈劇場,如《一縷香》及《廣陵不散》等。《廣》獲得第二十四屆香港舞蹈年獎「最佳中型劇場製作」入圍提名。

 

 

林慧恩編舞的《鏡花微塵》,源自台灣作家蔣勳一場大病的話「最痛就這麼痛」。本刊邀請負責撰寫文本的陳筠而,探討舞者背後的肉身、病痛、分離、相聚和覺醒。

編舞林慧恩跳中國舞出身,以往作品都從中國經典文學出發,《十二金釵》、《廣陵不散》和《一縷香》。這次她捨棄名著,從自己出發,跳肉身之悟,舞微塵與微塵之間的碰撞。

b

大半年前的事。她邀請我為其新作《鏡花微塵》撰寫文本,傳來一條蔣勳的訪問片段,談及著作《此生:肉身的覺醒》。書的前半部談藝術,蔣勳發現中國山水畫與西方油畫描畫人物不同,中國千山萬水,人只那麼一點,基本看不清臉兒是愁是喜;西方油畫卻很敢把人的身體狀態描畫出來,他欲從藝術尋找身體與生命的答案,怎料來了一場大病,心肌梗塞要做手術,恍然身體的功課不是甚麼美醜爭辯,是實實在在醫院的功課。鬼門關走了一趟,肉身覺醒。他最記得那天醫生一針拮來,他大叫一聲,「最痛就這麼痛。」醫生說。他心裏感動,因為人在病痛中,最苦是驚懼與未知,醫生這句讓他心定,直頭視他如菩薩。

林慧恩也被這話觸動。同樣經歷一場病,「針唔拮到肉唔知痛」,真的一針一針打落肉。但她不像蔣勳當頭棒喝,她是病好五年後的今天才「覺醒」。回望,人一路走來,卻原來驚懼未過。病痛大,方見渺小一生。林慧恩由是想到要編一舞劇,藉肉身之苦,訴說人若微塵的相遇與別離,世間上的拉扯與割捨,「這舞不是自傳,不過是人來到這兒的覺察,還沒完全覺悟。」於是,有了《鏡花微塵》。

鏡花水月空好看 婆娑世界始終苦海

蔣勳說,人到最後,是跟自己肉身告別的功課。我們總是想到與親人生離死別之苦,可沒想到還有一關是捨得告別與自己共度一生的肉身,及它所記載過的一切。「可能是舞者,沒辦法,我迷戀身體。年輕望着鏡,我會凝視自己的腿好久好久,其實現在都會。」笑了。林慧恩憶記以前只把身體當工具,「給它下指令辦事。所有學習到的都是外掛程式,也享受身體為自己帶來的快感,因為我做到嘛,騰空,轉,翻,滾,跳,躍,扭,身體是來服務我的。」病後回望才知道身體有很多情緒未能負荷,重新「覺察」身體與生命。最近認識的人離世,她感觸,「不因我和他親,平時鬧交也鬧得凶,但我看着一個人從健壯到最後向命運低頭,這種對生命的無力感錐得我很深很痛。」鏡花水月空好看,婆娑世界始終苦海。從自身出發,及見無數個人生命的單薄感,所謂「光陰者,百代之過客」,「所以舞台上不只我的故事,我的故事有甚麼好說?眾生如此。每位舞者都有自己的想像與故事在內,映照舞台下的人。」

鏡,是生命的幌子,也不過是舞台的幌子。凝視鏡中的腿,兩目忘卻當下時空,那種如走進迷思空間的狀態,是林慧恩想營造的鏡花幻象,將人玩弄得如痴如醉。入鏡,沉醉水月,快活過神仙;出鏡,面對真象,荊棘卻滿途。「你有無聽過瑪雅圖騰?我的主圖騰是白鏡子。」映照真實,觀照真實的自己,是她的功課。「其實真正的鏡是人,每個人都會透過與別人的關係觀照自己。」生命中的相遇到底是偶然還是有因有果?無論如何,緣起而聚,緣滅而散,我們惟有從遇見與別離中反照自己。於是舞台上六位舞者和一位古箏演奏家,恍如彼此的鏡與影子,分不清你我,虛妄還是真實。「古箏演奏家李冠集不只是一位伴奏,他有一個身份,時刻與舞者互動。演奏時,他的身體有種氣韻帶動音樂,與舞者的身韻尤其脗合,他們互相牽引、舞動,令音樂與舞蹈合二為一。」她特別設置兩個古箏,舞台前方、後方各一個,李冠集在前方演奏,後方舞者則如夢似幻,是別人的影子之餘,也如自己的分身,於鏡花裏被過去、自身糾纏。

c

從幻花到緣影到破滅到看見自己

「今次我沒有刻意用中國舞為主軸,但一些元素早已融會於動作中,不會失去。而中國舞其中的重點是運用聯想力。像動作『燕子穿林』,手向不同方位轉和穿,正是模仿燕子飛行,讓手指尖引領身體,穿過身體空間。」雖然舞蹈沒有起承轉合的故事,但她從概念出發,以舞蹈轉化了微塵一生—從人與人如幻花微塵到看見鏡中幻影,繼而於虛妄徘徊,及至鏡面破滅幻象不再,重返微塵世界,經歷無法擺脫的告別,哪管是與人抑或自身,最後重逢,找着他人或自己。那就是她想呈現的大千世界。編舞上,她從點、線及至圓的身體律動帶領舞者想像。點如微塵,相遇成線,以線勾劃生命軌跡,彷彿一條看不見的紅繩纏繞彼此,散落舞台。她着舞者從自己心口拔出一條線,生命軌跡序中紊亂;又着舞者走在直線上想像遇見記憶中的自己,進入自己的鏡像。

「徘徊」一幕,聯合編舞米濤要舞者找一個規則,從肉身出發畫圓,手、頭及至整個身體的擺動都以圓作準則,「動作是前提,意識必須放於身體。就是一個人永遠在兜圈,從一邊出發及至終點,但下次從另外一邊走,拐了個彎,又回來相同的點。好像是不管走哪條路,都沒有結果。」起點即終點,終點即起點,是圓,也是緣。寓意着一個人的生命始終,也不過是世界的重複定律。林慧恩說,「我曾經一段時間形容自己鬼打牆,不斷只走回原處。」心智不醒,肉身受苦。回望那場病,她不是怪自己,但就是身體跟她說「你要處理」。她尤愛古箏,直覺它配合這場舞,因為弦線跟舞者以身體擺動的線條映照,每一條弦線好比一條生命線。雖然未

有用上經典文學作背景,但她引用了喜歡的文字,像周夢蝶的詩:「因緣是割不斷的!只一次,便生生世世了。」在看似變幻的永恆中,一切相遇都是久別重逢,也早因果相隨。當日蔣勳在病牀上,聽見旁邊病人不斷出入,那些正離開塵世的,被送到走廊盡頭,他感覺到這些人的不捨。想到《阿含經》一句,「無明所繫,因緣不斷,又復受身。」愛的緣份沒切斷,牽掛甚多,於是又會有一個身體,再度經歷生老病死。林慧恩將《鏡花微塵》的英文名字改作《Till

We Meet Again》,「人的分開、相聚,大概如微塵,沒辦法選擇撞到誰何時又道別誰,惟有相信我們最終在哪天能重逢。或是,當自己在鏡花遊走過後,能跟自己重逢,尋着自己。」

dance

PROFILE

林慧恩,「霏主流」創辦人,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主修中國舞。多年來參與各類型演出,包括二○○八年北京奧運開幕式前表演儀式,並編創不同舞蹈劇場,如《一縷香》及《廣陵不散》等。《廣》獲得第二十四屆香港舞蹈年獎「最佳中型劇場製作」入圍提名。

《鏡花微塵》

主辦:霏主流

地點:上環文娛中心(劇院)

日期:6月22日(8:00pm)

6月23日(3:00pm)

票價:$280,190

購票:城市售票網

查詢:5182 8676(whatsapp)

 

梁俊棋,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