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居悲歌】大圍豪宅成劏房淪陷區,千呎單位一劏八。你願意住在冷氣兩戶共用的房間,或冇窗的儲物室?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蝸居悲歌】大圍豪宅成劏房淪陷區,千呎單位一劏八。你願意住在冷氣兩戶共用的房間,或冇窗的儲物室?

3-20200410142237-1024x666

居住問題一直是本港社會問題「重中之重」,即使當局提出要盡快取締「劏房現象」,但看來仍有一番掙扎。就連豪宅也出現劏房,屢遭傳媒揭發。像大圍豪宅「名城」一直盛傳為劏房勝地,據悉,該屋苑裏潛藏至少過百間劏房,一般作為本地、內地大學生的宿舍,亦有部分是年輕上班族的容身之所。不過,坊間對內裏乾坤所知甚少,或會幻想豪宅劏房應有豪宅氣派。

聞名不如見面,記者親身視察,發現這些索價由數千至過萬元的劏房,各有「特色」;房與房之間只以一薄薄的木板隔着。更誇張的是,分間房間的木板上割開一個大洞;原來,冷氣機也是兩戶住客共用,租戶能任意從四吋空隙中窺探鄰居的生活。最不人道的是,連不設窗戶及冷氣機、兩尺闊雜物房亦遭改作劏房,但因租金最低,竟也迅速租出。

劏房豈只在唐樓?

香港社會的所有疑難雜症,總是被人歸咎於房屋問題。新一代置業難,租樓也難,數千元只能換來百呎陋室;早前有調查發現,全港劏房的租金中位數已挨近五千元,同時揭示逾廿二萬人蝸居劏房,看來有關方面要在二○四九年前「告別劏房」的宏願,還是漫漫長路。

香港的劏房面貌多元;呎數由數十呎至二百多呎,不論唐樓、洋樓、大型屋苑,區區也能找到劏房蹤影。坐落大圍火車站上蓋的「名城」,近年也出現豪宅劏房,整個屋苑十二座大廈,保守估計約存在過百劏房單位。這些劏房,本為內地大學生的據點,疫情過後,反而多了本地人的身影。

十二月初,有租客在網上聯絡到這些「名城」劏房的業主代理人,記者陪同租客睇樓,親身進入單位一探究竟。

千呎單位一劏八 以簡陋木板間隔

「名城」保安嚴密,外人都必須登記才能入內,甫進大堂便感受到豪宅風範,輾轉走過平台花園,記者和睇樓租客跟着代理走進其中一個中層單位,門外未見任何蛛絲馬跡,打開大門始見廬山真面目。

原先為三房設計的千呎大單位,改劃為八間大小不一的劏房,房與房之間,只用上一塊薄薄的木板分隔着,中間餘下一條約呎半的長走廊。屋內原有的廚房和兩間廁所維持不變,由住客一同共用;每間房的基本設備,設有床鋪、小書枱、閱讀燈,部分則設有小型衣櫃。據代理人所言,這裹的劏房逾半已租出,餘下的房間租值分別由三千五百元至過萬元不等。

露台房:

冷氣機一部兩戶用 牆上現巨窿私隱度低

其中兩間租值六千五百元的房間,由客廳改裝而成,更設有露台,是劏房極罕有的配置,不過露台是兩戶人共用,走出露台,鄰房屋內環境一覽無遺。更驚嚇的是,房內的冷氣機竟然須與鄰房共用。

代理表示,屋內所有單人房都是這樣設計,因位置限制,不能每間房裝上獨立冷氣,但會為每戶住客提供冷氣機搖控。兩戶共用一冷氣,除了有衛生風險,私隱度亦不足;分間兩房的木板牆上被鑿開一大洞,讓冷氣機夾在中間,還剩餘四吋闊的空隙,鄰房的燈光和聲音都能照單全收,站在床上探頭一望便是鄰房的一舉一動,私隱度與公立醫院大房床位無疑。

業主代理千叮萬囑,單人房每間只能住一人,住客亦不可帶朋友入屋,亦表示,會謹慎選擇租客,以免住戶間發生不愉快事件。

共用冷氣:

儲物室改裝成兩呎闊棺材房

屋內還有一間標價為三千五百元的房間,代理也很坦白:「我覺得呢間房都唔係幾適合人住。」拉開趟門,房內環境「一眼睇晒」;這裏沒有窗,只得一張貼着四邊牆身的兩呎乘四呎床,和一把小型電風扇。活動空間欠奉,把燈關上,如同置身密室,或睡在棺材裏,唯一賣點是,住戶不需要跟鄰房共用冷氣,因為,這裏連冷氣都沒有。

房間原本是單位的儲物室,本已十分狹窄,亦不適合住人,但因為價錢是所有房間中最便宜,一直不乏租客,很快已租出。

儲物室也出租:

港人租客比例更高

代理表示,「名城」劏房存在近十年,由於屋苑位處大圍火車站上蓋,以往的租客主要是中大、城大和浸大的內地學生,亦有部分是本地學生。惟自社會事件及疫情爆發後,少了內地生來港,現在的租客以年輕港人為主,當中大多是在職人士。

大圍區內另有不少設在舊式唐樓的套房和劏房,租值同樣介乎五六千元,但擁有獨立廚廁和較大空間。代理估計,名城的劏房比唐樓有着一定優勢,除了地利位置四通八達外,更重要的是「名城」的名氣和配套;屋苑設有三座會所,餐廳、泳池、健身室一應俱全,若租客選擇長租一年或以上,能為他們提供大廈的住戶證,讓他們享用以上設施。

豪宅的富貴劏房,到底是否物有所值,相信見仁見智。記者反而聯想到十多年前從長輩口中聽過的一席話 ——「讀好啲書,第日可以住豪宅」;香港果真是一個充滿諷刺的地方。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