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來的時間,借來的空間」多年來深植在香港,致使香港文學的歷史長久游離散渙,難見清晰的脈絡通道,也不知從何言說。從南來文人傳統,到本地獨特的都市景觀,香港文學的本土意識在狹縫裏緩緩滋長。去年出版《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的編者之一陳國球,多年來研究香港文學,通過整理文獻,窺伺那流動而駁雜的文學空間。他直言,書寫文學歷史是抗拒遺忘的過程。
《香港的抒情史》一書輯錄的雖是陳國球的舊文,但亦見其完整的思想路徑,如何爬梳香港文學歷史,而「抒情」是貫穿其中的關鍵概念。他在序中已道,我城的豐盛的物質生活與經濟發展,仍難掩文學的幽微靈光。「香港」這個名稱底下是各種力量的爭持角逐,「處於今日,或者我們有種責任,打開歷史通道,探看這個由『殖民地』到『特別行政區』,上上下下競以『忘情』隱沒身世的城市。」最終是尋找記憶,覓回「我」。因此抒情在香港文學是情感的連結,與我城起伏的歷史命運相依共存。
中國文學獨有的抒情傳統,自屈原的《楚辭‧惜誦》的「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而起。抒情是物我的關聯與哲思,從內心而發,如何對外在的現實世界投情寄懷。對照起來,香港文學由此萌芽,作家們在「香港」這個地理空間與歷史時空周旋生活,抒情亦如對話,香港的記憶與歷史亦幽幽長成。
書中由「走進文學史」展開,攤陳香港文學複雜綿長的過去因緣,尤其是昔日論者紛紛的言說,都構成香港文學的一部分。沒有一種論調能定為一尊,而是相互碰撞,織成斑駁的風景。從第一部分的宏觀探索,到第二部分「可記來時路?」的微細端詳,可看出深埋在香港文學的情緒意識。不論是李碧華小說中曲折人心與動盪歷史的交錯,還是香港文學中的「中國」幻象,都能穿透文學中漫漫之景貌,剖開時代的驚濤。最後一部分「申旦抒中情」直中書裏主題要義,分析各種文體中的抒情部分,直道《客途秋恨》到《帝女花》的蒼涼與惶然。
《香港的抒情史》
作者:陳國球
出版:香港中文大學
售價:$135(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