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世界讓孩子心態失衡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數碼世界讓孩子心態失衡

17.12.2024
王家瑜
王家瑜、資料圖片、法新社
3

愈來愈多青少年遭受心理健康問題困擾,根據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YMCA)的最新調查,訪問了826名港島區中學生,過半受訪者在過去兩周內經歷了緊張、不安或煩躁情緒,甚至有無法停止或控制憂慮的情況,並且分別有30.6%和29.3%的受訪者受抑鬱症狀和中度以上壓力的困擾。

本年度美國暢銷書之一《The Anxious Generation》指出,當今青少年堪稱是「焦慮世代」,飽受抑鬱、焦慮、自傷和自殺傾向所苦,造成公共衛生危機,可見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是全球性問題。

那麼,到底是誰在折磨這些年輕人?

1)年輕人有心事,未必願意跟家長及老師說,他們對成人缺乏信任,覺得成人只講道理,不理解自己。
年輕人有心事,未必願意跟家長及老師說,他們對成人缺乏信任,覺得成人只講道理,不理解自己。(攝影:劉玉梅)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執行幹事李道生指出,目前學校社工手中的案例,約有三分之一與精神健康問題有關,多數涉及家庭、學業和社交困難等問題。「家長常常不明白為何孩子情緒突變,但實際上,孩子已經不開心好幾年,感受卻一直被忽視,導致身心失衡。」學生的壓力來源是多方面的,包括學業、家庭和同儕關係,以及對自己的要求;近年移民潮亦帶來新問題,許多學生的好朋友和傾訴對象離開後,讓他們變得孤立和不快樂。

中學生難尋人生意義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余欣泉表示,家長過度強調學業成績,也是孩子的沉重壓力來源。余欣泉曾遇過連自己喜歡甚麼也不知道的中學生,因為在十多年的人生中,只知追求學業及課外活動成績;她警告說,這些孩子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話,可能出現嚴重心理症狀,例如在面臨升學選擇時感到迷茫,便索性放棄學業;或是思考人生時,發現原來沒有意義,便會鑽牛角尖。「孩子花費大量時間在理性學習上,忽略了發展感官、自理、抗逆、創造力、耐心、解決問題,以及自我娛樂的能力。」余欣泉說。

最令人憂心的是,孩子擁有手機後,便成為令自己放鬆的唯一方法,因為他們沒有其他方式來釋放壓力。特別是當今年輕人習慣快速消費短資訊和連續短片,導致他們容易沉迷其中。另一方面,學生相當在意別人於社交媒體如何回應自己,或是有否取消追蹤,因此必須持續查看社交媒體的變化。「特別是現在流行的『Secret Page』,當中的帖子都是匿名的,可讓學生有很多聯想,擔心別人是否在說自己,這些都讓他們非常不安。」余欣泉說。

完全禁絕手機難實行

《The Anxious Generation》作者Jonathan Haidt認為,自二◯一◯年初開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如焦慮、抑鬱和自殘顯著增加,可歸因於兩個主要因素——以玩耍為核心的童年衰退和以手機為核心的童年興起,剝奪兒童發展心理韌性、社交技能和風險判斷能力所需的重要體驗。Haidt在書中提出幾個建議,包括讓子女有更多時間與其他孩子玩耍,最好是在戶外、幾乎沒有成人監督的遊戲,以及讓孩子回歸現實世界,禁止或減少使用手機。

Haidt提倡在子女進入高中之前禁止使用智能手機及於社交媒體開設帳戶,加上早前英國頂級學府伊頓公學推出新規定,禁止學生攜帶智能電話,只可使用僅能打電話、發送簡訊以及玩貪食蛇遊戲的手機。香港又是否可照辦煮碗?李道生指在當今社會下,很難倒退不讓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故此家長要做的,是幫助子女建立正確使用電子產品的習慣。余欣泉亦指,適時讓子女放下手機,享受自由玩耍的時間,而非有目標地參加興趣班,更可讓孩子發展多種能力,包括學會為自己負責、處理衝突,以及發現自己的需求和興趣等,有助將來獨力面對社會的各種挑戰。

李道生表示,本地已有學校不允許學生在上學時使用手機,但實行起來殊不容易。「大部分學生都是『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總有方法悄悄使用。」即使如此,他也認同在學校範圍內也要減少學生使用手機的機會,尤其是小學生。但對中學生來說,完全禁止使用手機,反而導致他們無法接收同學訊息,遭到孤立。因此,李道生建議家長應及早教育孩子如何管理社交媒體,例如從子女小時候就開始教育他們如何延遲接受獎勵、學會等待和忍耐等;若是等到孩子手機上癮後才管教,已是覆水難收。「以我和女兒為例,我一早和女兒達成協議,晚上十時半後要停止使用手機。這樣既保證孩子有足夠休息時間,又不至於完全剝奪使用手機的權利。」余欣泉亦建議,要限制社交媒體的設計,例如視頻不宜愈來愈短,避免增加成癮機會。「社交媒體的設計應該要保護青少年,而不是單純地由家長禁止使用。」

不少青少年反映,他們的好朋友和傾訴對象移民,因此使用社交媒體抒發情緒及結識新朋友,便成為他們的另一出路。
不少青少年反映,他們的好朋友和傾訴對象移民,因此使用社交媒體抒發情緒及結識新朋友,便成為他們的另一出路。

青少年不信任成人

YMCA的調查中亦發現,近半受訪者指即使有心理健康問題,不一定尋求協助,更有逾兩成受訪者表明不會尋求協助。余欣泉認為問題在於,年輕人對成人的信任不大,他們覺得成人只講道理,不理解他們。代溝導致年輕人不願意與成人分享感受和問題,進一步加劇孤獨感和焦慮。「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孩子有問題,甚至孩子已經在服用精神科藥物時,仍未感不妥,因為家長同樣面對沉重壓力而不自知。」她建議家長坦誠向子女表達自己的感受,分享自己面對失敗的經驗,進行尊重式的溝通,彼此也可明白對方的處境,對親子關係絕對有幫助。

另一方面,華人傳統的家長式管教也限制了年輕人的表達。「社工希望學生知道,大家是平等的,有問題時見社工,並不是標籤你有甚麼問題。」這種平等的溝通方式,可幫助年輕人與成人建立信任,遇上問題時才會願意求助。余欣泉也提到,孩子其實比家長所想的更聰明,他們需要的可能僅是被理解和傾聽,而不是被指導甚至批判。她建議家長應該花時間傾聽孩子,給予歸屬感、支持及培養樂觀態度。

李道生強調,家長及老師應該重視孩子的感受,假設出現情緒問題而需要求助,也不要給他們貼上「有問題」的標籤。余欣泉亦提醒,家長可以主動與社工聯繫,共同關注孩子的精神健康。等到孩子出事時才求助,只怕為時已晚。

別怪責子女沉迷手機,畢竟就連成人也是機不離手,因此專家建議父母應及早教導孩子如何正確使用手機,取得共識,便可讓子女自動放下手機。
別怪責子女沉迷手機,畢竟就連成人也是機不離手,因此專家建議父母應及早教導孩子如何正確使用手機,取得共識,便可讓子女自動放下手機。

三招助孩子增強抗疫力

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 培養他們識別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即使這些嘗試可能會失敗。孩子需要學習如何接受失敗,並從中自我檢視以取得進步。
建立家庭歸屬感 孩子情緒低落或不快樂的時候,家庭始終是他們的避風港。家長傾聽孩子心聲時,應放下批判或指導的態度,而是平等杜與他們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可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支持。
培養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幫助孩子培養個人興趣,或是整個家庭的活動,已可保持身心舒泰。簡單如晚餐後一起在公園散步,一邊欣賞花草一邊聊天,已對身心有益。
王家瑜
王家瑜、資料圖片、法新社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