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香檳,不能錯過酒藏共三層高的Club Bâtard──最高那層是一棵棵的「香檳樹」,展示約千枝香檳,小農香檳跟大品牌香檳各佔一半,「其實我們還有更多香檳,只是沒地方展示出來。小農香檳都是由我們自己入貨的,因此有不少坊間難覓的款式。」年輕的餐酒總監唐丹雯(Della)說。
穿梭香檳樹間、隨手就是一枝法國知名品牌Georges Laval的七十個月陳年香檳。它跟Anselme Selosse同譽為風土小農香檳啟蒙宗師,「他們最老的葡萄樹,由一九四七年種至現在,其他樹則由一九六四、一九八四年開始種,所以味道特別的複雜。」酒莊極重風土,早早以原始的手法種葡萄,當時曾被鄰居認為手法落後,不過他們走得前,成了香檳區第一間有機農法認證酒莊。
「香檳樹」上也少不了被寓為「小農香檳新星」的Chartogne-Taillet。現任莊主Alexandre Chartogne是Anselme Selosse門生之一,遵循師父的自然農法,不使用化學品、除草劑或殺蟲劑,放羊減少雜草,讓雞隻去蟲害,就讓動物留下排泄物作天然肥料。曾有報道說,Alexandre老爸看不下去,徹底退休;農地亦以馬犁田,讓樹根可以穿過鬆軟的土壤,吸收更多不同的養分,「這次的葡萄來自Cote des Blancs的Avize(編按:Anselme Selosse酒莊的地區),二○一五年開 始他們嘗試用非自己酒莊地區Merfy (屬Montage de Reims區)所出產的葡萄。」這系列取名為「Hors-Serie」(即法語的「獨特」),誕生即成小農香檳新星,積極重新鑽研當地風土的特性,可以期待到新鮮榛子、蜜餞檸檬的精緻味道。
「其實喝小農香檳時,你可以欣賞到Burgundy White(勃艮第白餐酒)的味道。」Della說的是濃郁又細膩的Marie Demets Fins。留意到那酒標上標註了「NM」,原來一九八○年代時,Alain Demtes跟香檳家族的Marie Brement結婚,葡萄園是向岳父Brement租借;不過由種植至釀造、銷售都是由家族成員負責,所以他們是名副其實的小農香檳「RM」。這枝百分百Chardonnay,以橡木桶進行發酵,配海鮮一絕。
「現時的酒單有約五款小農款式,剛開幕兩個月,就已轉了一次,還有很多很多的品牌有待發掘。」除了小農,Della亦愛喝Krug、Veuve Clicquot,「小農香檳重風土、創新,但不可忽視品牌香檳的穩定性,不論當年天氣,都可飲到他們標誌式的味道,不會令人失望。」
這是兩類香檳兼得的美好時代。品味小農香檳時,了解酒莊的概念、風土,歎品牌香檳是感受其傳統手藝,酒民們舉起酒杯,珍惜釀酒師們的誠意。
Club Bâtard
中環畢打街12號畢打行1-3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