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媒低潮】《立場》、《眾新聞》接連停運 學者回顧網媒發展史:由「炒稿」轉型至深度專題 補充主流媒體的不足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網媒低潮】《立場》、《眾新聞》接連停運 學者回顧網媒發展史:由「炒稿」轉型至深度專題 補充主流媒體的不足

20210106_1

上月底,《立場新聞》在風波中告別讀者,數日後,又迎來《眾新聞》停運的消息。《立場》和《眾》兩家機構,由兩三個人起步,至結束前,規模已達三、四十人。回想數年前,本地網媒未成氣候,報章、電視新聞仍佔盡主流;經歷社運事件後,網媒漸成大眾日常「讀物」,甚至百花齊放。

本地學者梁啟智曾擔任《立場新聞》顧問,文章曾常見於該網站的「博客」,他見證這網媒七年來的成長,由它開初「炒稿」為主惹來傳媒界非議,至近年開拓自家專題版塊、善用infographics設計、數據新聞等,終走出自己的路來。

而《眾新聞》成立之初,資源也極緊絀,但五年來先後接收有線中國組、港台前《鏗鏘集》班底,延續其新聞理想,讓大眾在平台做到一點事,都是十分難得。他認為,兩家媒體所做的,正好補充主流媒體的不足。

去年十二月廿九日,警方以涉嫌違反「串謀發佈煽動刊物罪」,拘捕六名《立場新聞》高層及前高層,《立場》隨即在Facebook發公告宣布停運,即時遣散所有工作人員。前身為《主場新聞》的《立場新聞》,於一四年十二月創辦,與其前身不同的是,《立場》是以非牟利方式營運,經由信託公司管理,沒有人實質擁有公司權益,在芸芸傳媒機構裏的小數。

曾任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客席講師的學者兼時事評論員梁啟智,一直與《立場》有交集,除了曾擔任《立場新聞》顧問之外,亦授權他們將自己在社交媒體上發佈的文章,轉載到該網「博客」。回看《立場》七年來對傳媒生態的影響,當然也不是一面倒的好評。

由「炒稿」到發佈深度專題

梁啟智坦言,《立場》開辦初期並不受傳媒界歡迎,原因是缺乏一手新聞,經常「借用」其他媒體的報導、或稍作修整便在網站刊出,不少記者認為被人搶去功勞。「由《主場》年代到《立場》時代,難聽啲講他們只是在炒稿,因為他們自己沒有記者,別人出了報道便轉載,由早期甚至中後期仍聽到有傳媒朋友唔鍾意這做法。」

這情況的轉捩點發生在一九年。在修例風波前後,《立場》所獲的民間捐款增加,資源變得充裕,人手遂不斷擴充,「資源多咗,做到好多自己嘢。」他補充,在此前的社運沉寂時期,《立場》以緊絀人手仍做了很多深度專題,「他們試過一口氣出六、七篇講民主黨歷史,這是平常媒體不會做的事,他們卻做很多,是一個很大貢獻。」

梁啟智還記得那時整個《立場》的辦公室只有廿人左右,人手所限,也只能「揀嘢嚟做」,「但他們揀嘅路,係獲得好評。資源多咗,也未必等如用得好,但這兩年真的做到很出色的報導出來。」

Infographics也是《立場》強項

梁亦提到,《立場》是其中一間在報道中運用infographics(信息圖表)的本地華文媒體。他理解infographics為一樣講求快狠準的事,記者要把信息清楚地說給讀者,因此看得出《立場》下過一番苦工,在這範疇已經熟能生巧。「其他媒體明顯冇做得咁好。他們做一張圖,用什麼顏色、條線點樣畫,我係睇得出佢哋有諗過。」

評論版百家爭鳴引發思考

那邊廂,「博客版」也常常讓《立場》成為眾矢之的;他們轉載不同評論員的文章,左翼、本土的名家、KOL雲集,卻經常為網民所詬病,不時在留言板看到「狗屎垃圾都登出嚟」等等批評說話。梁啟智卻看到觀點的多樣性,認為「博客」猶如報紙論壇版的角色,「我覺得《立場》觸覺幾敏銳,能在網上找到一些值得讀者看的文章。」

梁啟智也自言「成日畀人鬧」,一些被轉載到「博客」的文章往往引來批評聲音,但他都不介意,認同《立場》能讓讀者接觸同溫層以外的不同觀點,「呢樣係佢哋夠膽去做的事。專業地做新聞係會得罪人,除了得罪權貴,還會得罪讀者;在香港現在很partition(壁壘分明),《立場》卻常常踩界,以自己的身位去堅持一些需要說的道理。在報道如是、博客選擇的文章如是。」

梁啟智認為,《立場》把增加了的資源用得其所,報道的質和量有所提升。

眾新聞延續中國組精神

在一七年初面世的《眾新聞》,由十名本名傳媒工作者、學者創辦,主要倚賴眾籌形式營運;在《立場》停運後數天,也難抵壓力無奈解散。

梁啟智坦言,在《眾》成立早期,也未知其定位為何,亦了解到其在資源方面比立場更緊絀。「在近一兩年,《眾新聞》好像成為一個接收單位,有線中國組也好、港台(前《鏗鏘集》班底)也好,它都嘗試延續其身位。其實係好難,亦需要好大勇氣才做到。我覺得他們真的做到了自己名字『眾』,真的能讓大眾在其平台做到點事。」

獨立媒體消失 哀傳媒生態巨變

兩家各具影響力的網媒相繼倒下,坊間迴響極大。梁啟智相信,大眾感到失落的,除了因為這兩個網媒的消失,更是知道整個環境也不同了。「他們的消失正正代表着media landscape不同了。」

他分析,獨立媒體之所以重要,在於對市民參與公共事務有重大幫助,能夠承擔這責任的,只因為獨立於政府和財團。

另一方面,主流媒體在主權移交後,編採方針起了變化。梁啟智認為,自由獨立的網媒,正好補充了主流媒體的不足,「現在空間已經冇咗,就像黃子華說的成行畀人炒魷魚。」

《立場》和《眾》曾站在新聞前線,見證香港社會近年翻天覆地的變化。功功過過,讀者可自行判斷。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