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人知的鄉村小吃:炒米烘雞蛋 利用炒米餘溫做成 映出客家人智慧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客家.米香團年

不為人知的鄉村小吃:炒米烘雞蛋 利用炒米餘溫做成 映出客家人智慧

cover

在探索米食在鄉村的文化及延展時,總是被上一輩的心思及創意所打動:繆思把米香化作不同形態以供食用,更甚者,結合「物盡其用」的概念,善用同步燃燒的柴火,創製出額外的小食。

從上水圍原住民廖超華口中,聽得因製作炒米餅而衍生的三款小食,一是巧用炒米餘溫而烘熟的「雞蛋」;二是煮黃糖水時同步煮起的「番薯糖」;三是把炒米粉加熱黃糖水搓起即食的「炒米糰」。

炒米生雞蛋//取用蛋形偏小的初生蛋。當炒米過後,快速把雞蛋放進米堆中埋起,藉餘熱烘熟雞蛋,同時使米香滲入雞蛋之中。在舊日那漫長的製作炒米餅過程中,是填飽肚子的美食之一。惟放諸今日尋常人家,除非炒米量多, 否則餘熱散得快,生蛋只成半熟狀,或未足以烘熟。
炒米烘雞蛋//取用蛋形偏小的初生蛋。當炒米過後,快速把雞蛋放進米堆中埋起,藉餘熱烘熟雞蛋,同時使米香滲入雞蛋之中。在舊日那漫長的製作炒米餅過程中,是填飽肚子的美食之一。惟放諸今日尋常人家,除非炒米量多,否則餘熱散得快,生蛋只成半熟狀,或未足以烘熟。
番薯糖//做炒米餅的其中一步是要煮黃糖水(由黃片糖加水煮滾收濃)。由於一大鍋糖水烹煮需時,舊時村民便將田上的番薯洗淨刨皮,放入鍋內同煮。熟後即起,趁熱食用,薯心香甜之餘,外層又因覆上黃糖而加倍甜美。圖為孫家榮依樣畫葫蘆試煮,他笑說,「真令人想起拔絲番薯的滋味。」
番薯糖//做炒米餅的其中一步是要煮黃糖水(由黃片糖加水煮滾收濃)。由於一大鍋糖水烹煮需時,舊時村民便將田上的番薯洗淨刨皮,放入鍋內同煮。熟後即起,趁熱食用,薯心香甜之餘,外層又因覆上黃糖而加倍甜美。圖為孫家榮依樣畫葫蘆試煮,他笑說,「真令人想起拔絲番薯的滋味。」
炒米糰//炒好的米粉,農村人堅信加水服用可以消胃氣。至於加入煮熱黃糖水,則可搓成米糰。廖超華形容:「每人食一條,就飽肚了。但要趁熱食,否則硬到不得了。」孫家榮在嘗試搓製的時候,選擇捏成一粒粒丸狀,賣相精緻,但同樣要趁熱食。拍攝當日才稍息片刻,炒米糰即化成「硬石」,再不能下嚥。
炒米糰//炒好的米粉,農村人堅信加水服用可以消胃氣。至於加入煮熱黃糖水,則可搓成米糰。廖超華形容:「每人食一條,就飽肚了。但要趁熱食,否則硬到不得了。」孫家榮在嘗試搓製的時候,選擇捏成一粒粒丸狀,賣相精緻,但同樣要趁熱食。拍攝當日才稍息片刻,炒米糰即化成「硬石」,再不能下嚥。

字面看來,並不是驚為天人的美食,卻充分反映出就地取材、善用柴火的客家智慧。我們聽得廖超華口述,再交予擅廚的孫家榮演示。雖然,落於今日燃料不缺的現代生活,古法炮製未必再有相同意義,但作為延續米香、承傳生活智慧的角度,值得我們自省及深思。

點心主廚孫家榮(Eric)
點心主廚孫家榮(Eric)
此焦點之延伸閱讀
返回焦點
客家.米香團年
熱門搜尋
回歸25周年 新聞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