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哪個行業能夠有一本通書讀到老。若是懷抱一顆跳脫的心,勇於冒險及試驗,無論最終是收獲成功或面對失敗,trial and error都能賜予你一段可愛的經驗及回憶。上班族如是,務農者亦如是。
二月初某個下午,新興農場的Facebook專頁貼出了農田蕎麥成熟時的相片。純分享的兩張小圖,意外引來了不少人留言「想報名參加收割」。大家的熱切回響可能是防疫宅在家就快生菇的反彈,亦可能是對於原來香港都有種蕎麥的驚喜。甚至有人乾脆俐落留下「蕎麥麵」三個字,彷彿隔住屏幕見蕎麥已經垂涎。既然如此,農場一於奉陪,齊齊展開一場用本地蕎麥製麵的試驗。
城市人對本地蕎麥的驚喜,其實是門外漢的表現。在農夫眼中,蕎麥只是再平凡不過的綠肥作物,每年十一月至三月休耕時,若不種葉菜便會種雜糧(例如大麥、小麥、高梁等等)充當綠肥,為農田增闢肥源及改良土壤,亦可避免土壤因丟空而變得貧瘠。然而雜糧種好後大多不會收割,直接便犁田插秧種米,此亦是新興農場半職農夫楊俊武(Mole)的原意。另一個不時參與農務工作的青年恆仔在旁自嘲:「(我們)屎忽痕去收割,以為有得食,誰知原來過程非常複雜。」
由於本來就無打算收割,所以Mole去年耕作時一切從簡。從雀仔街買來甜蕎麥後隨意灑落田上,連施肥也跳過了,便安然過冬。突然興之所致要收割,唯有一起走入田動手吧!為了避免蕎麥混雜泥沙,收割時不能使力過猛,要逐條彎腰割斷而不能連根拔起。收割後用打草機分開蕎麥及根莖,過篩後再在陽光下曬兩至三天。小型農場沒有大型而高端的機器,為處理蕎麥增添不少困難,例如無法以風選完全過濾蕎麥及泥沙,反覆多次仍帶細沙。而本來用於處理白米的碾米機也不太合適,「米粒是幼長的,蕎麥是三角狀的」,使脫殼的過程並不順利。加上天氣及水土等不穩定因素,收成的蕎麥亦並非全部都能結成輪廓分明的三角狀,亦會影響蕎麥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