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年以前,河流孕育了四大文明古國。城市急遽發展,人和河流便不如昔日般唇齒相依,但仍有人愛靠水而居。東涌谷即東涌河河谷一帶,這片河谷盆地是東涌河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也是石榴埔村村民阿雪(化名)住了十年的家。熱愛自然的她帶領筆者信步走過石榴埔村老樹盤根的古木,這條林蔭小徑是她放狗的必經之路,她快步走向前方,向天伸展雙手說:「這幾棵樹很美,自己獨木成林,超過幾十年的樹是很難得。」倏地,她轉過身來,向地上一指,「你站着的地方,在規劃上會變成馬路。」
她的家旁邊就是東涌西最大的發展項目——四十二區地皮,該處將興建公營房屋,入伙後預計能容納約一點八八萬人。她剛搬來時,此處杳無人煙,極目遠望皆為林地,是她的安居之所。可是,現在這裏的植被半點不剩,空餘塵土飛揚的地盤,「以前我的狗可以在這裏周圍走,有花有雀仔,現在,你看看這些垃圾。」她慨歎:「香港人住的地方,每一個區都一定有一個地盤。這個密度是瘋狂。」
大舉伐林 忽視濕地保育
從石榴埔村往石門甲村走,阿雪無奈地指,河谷這邊已變了個翻天覆地。自從東涌成為新市鎮,發展商逐漸在附近村落收地或租地,小路旁都被鐵皮圍上,旁邊的土地都已成為倉地。堆填、鋪石屎屢見不鮮,令土地升高。有溪流甚至已被阻擋而乾涸。她說,這裏地勢低,每逢下雨都會水浸,她擔心,河盆會變成石屎地,雨水無法滲入石屎,需要更多時間去水。而經石屎地進入河流的水,亦難免將污染物沖入河流。
東涌新市鎮擴展工程開展,令問題愈演愈烈,她最心痛的是河谷的樹木大舉被砍伐。東涌河中、下游的土壤肥沃,早於明朝已有人於此開墾耕種。直至六十年代,經濟轉型,本地農業式微,當時主要種植水稻的農民才逐漸棄耕。「原本這裏全部都是田,沒有樹林,但是人們開始棄耕。棄耕後,人們才開始種樹,棄耕已經有四十年。」她不忿地批評,東涌市的發展,是「先破壞後建設」,「樹林的密度高,令溫度降低,可以吸收大陸飄下來的污染空氣,靠這個區平衡溫度和供應氧氣,所以這個樹林生態功能是非常重要,但都被剷晒。」
原本盛產水稻的河盆,是一整片濕地。河盆濕地是東涌河生態的重要部分,濕地約佔本港百分之五的土地面積,一般泛指多種水陸交接地帶的自然生境,包括河溪、淡水或鹹淡水沼澤等,濕地孕育多種野生生物,並且具儲水、防洪、防止侵蝕、淨化水質和穩定氣候等功用。這十年來,阿雪只能眼白白地看着這片濕地被填高,建上石屎地台。她直指香港的濕地保育不足,「大部分的濕地都落在私人手上,這是最大的障礙。落在私人手上的濕地,會否讓你保育?這就是要進一步立法的困難。」近年,社會對環保的關注度上升,但阿雪認為許多人對此仍流於表面,「都是跳不出去消費環境這個模式,我們現在去鄉郊享受、打卡,最叻就是去買本地有機食品。」一架又一架的泥頭車駛過,她歎氣,「我們再去講可持續發展,就真是太遠。」望向不復當年的河谷,她慨歎,實在無法對河畔公園以至整個東涌西發展感樂觀。
土木工程拓展署高級工程師黃瀛回覆本刊查詢指,該處現正進行道路擴闊、土地平整工程,「惟受地理及空間所限,將無可避免影響部分樹木。」黃瀛表示,當局已根據《環境影響評估條例》評估項目對現有林地的影響,將在現有東涌東配水庫附近及東涌西(東涌道以東的山坡)進行林地補償,種植本土樹木品種,提供吸引昆蟲、雀鳥停留、棲息和覓食的生境,提升生物多樣性。至於排洪能力方面,黃瀛表示,在施工期間,會在受活化工程影響的河段實施臨時改道,並確保在活化工程期間東涌河的排洪能力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