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這次,說一些關於夾band的故事。
早於上世紀六十年代, 香港便出現夾band風潮。
以Beatles為首的西方搖擺樂紅遍全球,粵曲小調都變rock and roll,夾band自此成為本地音樂文化的重要構成。在不同年代,香港誕生過多隊知名樂隊,唱起每一代人的歌。主流偶像以外,樂隊文化亦滲透這城,流淌着熱血的他和她,各自為追隨自己憧憬的音樂夢而奮鬥。
基層青年,為了一嘗夾band滋味,每月做十份兼職死慳死抵,與友人合租破舊不堪的百呎工廈單位圓夢……放心,我們這次不是要談這類老掉牙的夾band故事。反而,這個故事,焦點在於夾band的「夾」字。
夾band的「夾」,點出樂隊成員各司其職(有時甚至有攻有守)的合拍性;又可解讀成一班人在音樂路上,彼此經歷磨擦與磨合後,還是否合得來的可能。合則來,不合則去;「夾」到,各自也上了成長的一課?還是「夾」唔到,只能黯然分道揚鑣?
「夾」,亦反映這些追夢人,「夾」在現實生活與理想之間的「夾縫」,種種的掙扎與無奈。在香港實踐自己的另類音樂想法,可享有多大的生存空間?抑或只能在夾縫中苦苦求存?
三組故事的主人翁,有香港另類的山地搖滾獨立樂隊,在難覓知音人的境況下,堅持自己的音樂方向和生活方式;又有一班仍然有火的大媽大叔,在重拾年少音樂夢之際,示範怎樣利用人生經驗化解樂隊成員之間的衝突;最後,有一班對爵士樂懷抱大志的少年,斥資推動爵士樂普及化,在那跳脫多變的演奏過程裏,他們怎樣平衡個人特色跟團隊合作,來一場心靈交流?
在我們這片土地上,為所鍾愛之事流淌過熱血的人,應該對這些似曾相識的故事甚有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