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症下,我們要學習接受「鑊鑊甘」的消息,學習適應不同的新常態。早前城市研究者黎穎詩,訪問十位港人在疫情中的經歷,並出版書籍《1.5米》。視覺藝術家徐世琪邀請了另外三位視覺藝術家王偉健、嚴瑞芳和蕭偉恒,以創作及設展覽延續計劃。
三位從不同角度回應當下各種新常態:王偉健找來這兩年誕下孩子的父母,寫信向下一代訴說刻下感受及他們對未來的想像;嚴瑞芳在人與人被逼分隔的疫情下,透過錄像練習將人們對運動的記憶重新連上;蕭偉恒把測量體温的熱成頭像實體化,讓觀眾把無處不在的監控一覽無遺。
七封寫給下一代的信
於2019年動盪的一年,任職攝影記者的王偉健(Kenji),目睹不少父母帶着小朋友出來遊行,他不禁想:「為何如此辛苦也繼續做?」在構思有關疫情的作品時,更令他想藉着作品傾聽時代下一班年輕家長的心聲。他製作了聲音影像裝置《當我看着現在的你》,找來七對於2019及2020年誕下孩子的父母寫信,盡訴想對孩子說的心底話。
Kenji談起製作作品前的訪談過程,最深刻是聽見那些母親懷孕時面對運動的糾結心情。「很多媽媽落到就落,但落不到會更辛苦,因為她們會覺得只可以看直播,什麼也做不到,像被困在家裏。」就像一位參與的媽媽在19年6月產子,家住元朗南邊圍的她,剛坐了一個月的月,在「白衣人事件」時已落場幫忙作物資支援。而巧合的是,在製作作品中途,Kenji發現自己原來也將為人父,與受訪者的訪談,引發他更多的思索。他另外發現參與家長的共通點,是縱使他們對未來都悲觀,但都因着子女而繼續存有希望,並想盡力提供最好的給他們,而孩子的誕生也讓他們開始思索去留的問題。
問Kenji為何想在新聞以外再作記錄,他說:「作為攝影記者,我在一些採訪場合也會感動得眼濕濕,但好快就要pick up情緒。你要影低那一刻,就要收起情緒,做作品其實也算是一個出口。」他希望透過做藝術作品,轉化他在現場得到的感受。這次收集的書信會結集在一本書內,觀眾在信件字裏行間遊走同時,會聽見當事人把信娓娓讀出,Kenji希望藉錄音呈現有人在聽眾耳邊說故事的效果。由於是一take過錄音,因此參與者的情感表露無遺,不時會聽見喇叭傳來哭聲。他續說:「對於好真的感受,我每次也會好觸動,並想讓人也看見這些情感。」
Kenji期望自己擔當中間的媒界,把當事人最真實的想法呈現。作品以不記名方式呈現,令當事人更放心抖出心底話,讓人體會到他們最赤裸的情感。他指:「現在不說將來更加難再說,那些是發生過的事,是共同的感受,我覺得需要說出來。聽得多也讓更多人敞開自己,說出自己的感受。」
「鑊鑊新鮮鑊鑊甘」展覽
地點:WMA Space(中環永和街23-29號俊和商業中心8樓)
日期:即日至 4月25日
時間:中午12時至晚上7時(星期一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