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州是韓國西南面的火山島,它在一百八十萬年前形成,於上世紀八十年代被稱作「韓國夏威夷」,除了跟夏威夷一樣是玄武岩地質,也是韓國人的蜜月勝地。但當島民投入開發觀光景點和主題樂園之際,濟州卻漸漸褪色,旅客亦將它遺忘。
直到200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因濟州的特殊地貌,指定濟州火山島為世界自然遺產,也是韓國唯一一個,吸引了世界各地包括香港的地質考察團到來。島民驀然發現,火山島一直都在,他們卻從未為它駐足。
濟州三不五時就下雨,在雨中,宋東根想起往事:「直到1970年代我還在村子裏騎馬,家裏有馬房和穀倉。」旌義縣是朝鮮時代濟州三個縣城之一,早在五百年前建立,居民一直維持傳統生活方式,現在仍有四百多戶在此居住。宋家的祖先來城邑當官和居住,至今已是第四代。
因為古舊 成了被選中的縣城
總統朴正熙在1970年代推行拉近城鄉距離的新鄉村運動,濟州人也要用水泥房子取代茅草房。但到了1984年,政府改變主意,想保留濟州歷史文化,指定旌義縣為韓國民俗資料保護區。「這裏的轉變比濟州其他地區少,留下了較多風俗,所以政府選擇保留這裏。」
磨米的石輪、養黑毛豬的豬圈廁所和玄武岩疊築的矮牆,在在反映當時島民的生活智慧,現已成為舊生活的憑證。為了保留城邑的傳統面貌,政府補貼村民水電費和修葺草房的費用,「但管理的要求也多。每年冬天都得換一次茅草屋頂,唯有找鄰居來幫忙。」
政府也劃定部分房屋和鄉校開放參觀,卻令城邑走向商業,令人誤以為這裏是哄騙購物甚至沒有居民的觀光景點。「我喜歡自然的面貌,以前要打理牧場忙不過來,不懂什麼民俗文化,現在退休了,變得很有興趣。」
閒時他會在城裏晃逛,即使語言不通,也會跟遊客聊天,請他們吃自己種的水果,還打算在家旁邊開一家民宿。這裏跟台灣的鹿港古鎮有點相似,遊人須往巷弄裏鑽,才體會到古城的味道。
藉傳統工藝 守護老房子
劃作民俗村後,草房的一磚一瓦都不能改。草房用木條、竹枝和玄武岩蓋成,年輕人嫌房子簡陋不肯住,村民想賣亦賣不出去。於是部分村民把草房賣給政府,政府在四年前推行活化計劃,免費借出房子,招募村民或附近居民開辦傳統工房,以體驗活動招徠遊客,同時負責修繕房子。
計劃招攬了九個工房,其中一個是金姈愛的染布坊。她本於城邑出生,高中離開這島嶼,一直當家政老師,退休後回到濟州鑽研天然染布。天然染布是濟州的傳統工藝之一,傳說中雪門台婆婆的興趣就是織布染布。
漢拿山有二千種亞熱帶、溫帶與寒帶植物,是長白山上的三倍,佔韓國四成的植物品種。
金姈愛研究過在濟州可找到八十一種天然染料,如數家珍地拿出番紅花、荔枝皮、洋葱皮、黃薑,檳榔、蘇木……甚至藍染的蓼藍花都自己栽種。她把顏料小心翼翼地排在地板上,怕地板染到顏色,說房子始終不是自己的。
她感慨很多工房都撐不下去:「旅客不知道這裏有天然染布體驗,打理房子也花工夫。」現在只剩下她和另一家釀酒工房。她將母親留下的草房改成商店,賣自己染製的衣服和咖啡,才能繼續經營,商業化似是無可奈何的生存方式。
「這村子常常下雨,濟州其他村子都沒這樣多雨水。」這裏其實並不適合晾曬布料,但始終是她的老家,有種莫名的連繫。「如果染出滿意的顏色,明明躺了上牀也會起來,多看一眼才乖乖去睡。」她計劃七十歲便真正退休,在草房住下來養老。
七旬夫妻 在百年學校辦婚禮
鄉校可以說是所有村民的集體回憶,幾乎每個村民都在此上學,宋東根的女兒憶起:「小時候我還在這學漢字,老師都是村裏的老爺爺。」自朝鮮時代起鄉校成為供學生學習的地方教育機構,傳揚儒學思想。
整個濟州只有兩間鄉校,城邑的這家經過數次搬遷,於1849年建在現址。鄉校早已失去了教育功能,村民卻不想讓它荒廢,於是改成活動場地,定期開辦《論語》的研讀課,或是舉行各種慶典祭儀。
這天,遇上一對七十五歲的夫婦為慶祝四十周年補辦傳統婚禮。儀式由典校(校長)主持,以中世紀朝鮮語誦唸儒家孝道訓條,依照朝鲜時代的《四禮便覽》進行親迎禮、奠雁、交拜、誓天地、誓拜偶和巹杯的儀式,一切恭謹慎微,這在日漸西化的本島已經難以復見。「新人」的子嗣和村民都前來觀禮,令本來冷清的鄉校熱絡起來,賦予鄉校新功能的同時,也延續着傳統文化。
鳴謝:韓國觀光公社、Oreum Balloons
城邑民俗村
西歸浦市表善面城邑旌義縣路104(表善面)
82-64-787-1179